南美白对虾塘之所以会长青苔

[青苔,是水生藻类植物,色翠绿,细如丝,生长在水中或陆地*湿处。]

,一是因为虾塘普遍较浅二是因为担心后期水质过肥,前期不敢施肥,投饵又少,透明度

[ 透明度是结晶矿物在磨制成标准厚度(0.03mm) 时允许光线透过的程度。]

大,适合青苔生长

[生长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

南美白对虾塘青苔水的防治方法

。青苔种源广,在一些地区一年四季都能见到,水温23℃以上生长特别快,通过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来控制它,很难做到。青苔与其它浮游生物争夺肥料,肥水塘一般不长青苔,但青苔发展起来以后,再施肥也很难把水培肥。

  

青苔是水产养殖池中常见的丝状绿藻的总称,包括水绵、双星藻、转板藻等,春季温暖时开始生长繁殖

[繁殖,是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

,其主要危害:

1、养殖池水中有青苔大量生长,与藻类争夺营养,池水难肥而变清,阳光直射池底,导致蟹、虾受强阳光的照射而产生应激反应,时间一长,严重时会造成蟹、虾大面积发病而死。

2、青苔在养殖中大量繁殖时,势必缩小养殖的水体空间,大量的青苔丝状体断离池底、浮于水面,一方面,青苔呈棉絮状,蟹、虾被缠绕无法挣脱而死,另一方面,青苔的大量繁殖盖住池底,池塘底部的蟹、虾因窒息而死。

3、随着气温、水温的升高,青苔在养殖池中泛起死亡,在底部腐烂变黑变臭,在分解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

[有害物质是指人类在生产条件下或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能引起疾病或使健康状况下降的物质。]

,导致水质、底质恶化,提高池中氨氮含量,降低了水中溶氧,严重时会造成蟹、虾中毒或缺氧死亡。 

4、青苔过多,造成捕捞困难,无论是拖网还是地笼,都无法进行。

防治建议

1、未放虾苗时当虾池

[虾池是江苏省东台地区的传统小吃。]

未放虾苗而出现大量青苔时,一亩水面撒上几千克生石灰将青苔杀灭

[本词条内容尚未完善,欢迎各位编辑词条,贡献自己的专业知识!-shamie

]

,然后排干池水,重新纳水肥池。

2、放虾苗少量青苔

①、当虾池已放养虾苗而出现少量青苔时,此时应尽可能的抬高池水水位,繁殖单胞藻,使池水肥起来,让青苔繁殖不起来,抑制生长。

二、为虾池建立新的生态平衡,清塘后立即培肥水质,不让青苔出现,前期水深50厘米,后期水深可逐渐加到1.2米,透明度30—35厘米。万一出现青苔,要及早采取措施,可局部用药物杀灭,人工捞往往越捞越多。

3、放虾苗青苔多时

①、硫酸铜

[硫酸铜(化学式:CuSO4),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

、清苔净杀青苔效果较好,但硫酸铜毒性随水温变化较大,必须计算准确,一般0.7克/米3对虾是安全的,用药20小时后要适当换水.清苔净用土拌匀后干撒比用水泼效果好。

②、五氯酚钠也能杀灭青苔,3—5克/米3的用药量,既能清塘又能杀灭青苔,而对青虾螃蟹等甲壳类不起什么作用。

③、尿素对青苔也有杀灭作用,可以直接干撒在青苔上,3—5天后再撒一次。

“案例分析:”

一口放苗20天的虾塘,可是前两天水质突然变清,今天发现塘底长了很多青苔,两次肥水都没有肥起来。

分析:

放苗后,追肥不及时导致藻类生长繁殖跟不上消耗,从而水变清,透明度太高促使塘底青苔滋生,大量吸收水体及塘底营养,并消耗氧气使藻类因营养不足或缺氧无**常繁殖,所以越肥青苔越多,水色不起。

处理方案:1、加水、引藻:加10厘米水使光线尽量少照射到塘底,最好加营养丰富的老虾塘水,这样可以降低水体透明度的同时带入丰富藻种。加完水马上使用绿威宝3亩/瓶,沉淀分解水中有毒有害物质。

2、处理青苔:第二天上午每米水深先使用生物菌改底剂4亩/袋干撒,再使用浸泡好的黑金1亩/袋+枯草芽孢杆菌1亩/袋全池泼洒,遮光抑制青苔生长并分解青苔,全程开增氧机保证足够溶氧。

3、培养优势菌群:第三天上午每米水深使用活性钙

[活性钙粒径分布范围窄、吸水量下降、吸油值降低、与树脂亲和性好,有利于提高制品的抗拉、抗压、耐磨性能。]

氨基酸6亩/瓶+高浓复合菌种6亩/瓶进行快速追肥培藻,使有益微生物大量繁殖形成优势种群,促进有益藻类的生长。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