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水蛭什么季节养殖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养殖水蛭几月份开始?(水蛭一年可以养几批)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养殖水蛭几月份开始?
在长江中下游一带,蚂蟥产卵茧的时间从5月初开始,持续到6 月中旬(随个体差异而不同),5月中旬为其繁殖高峰期。产卵茧期应保持安静,避免在岸边走动震动,否则,正在产卵茧的蚂蟥会受惊而逃走,造成空茧。
什么时候开始捕捞水蛭?
野生水蛭可于夏秋两季捕捉,一般集中在6-10月份,6、7月份是捕捉野生水蛭的最佳月份。捕捉水蛭最好在晚上进行,这是因为水蛭具有趋光性,白天一般会躲在石块或者草丛等太阳照射不到的地方,遇到食物才会出来取食,而夜晚则在光线比较暗的地方游泳、活动,因此晚上捕捉最好。
蚂蟥放养季节与时间是怎样的?
南方是四月上旬或者中旬,北方是五月,选择晴天8:00~9:00或17:00~18:00,避免阳光直射、太阳暴晒、温度过高,影响放养的成活率,雨天不宜放苗。
蚂蝗几月份出来?
蚂蝗又称水蛭,是产卵繁殖。蚂蟥一般都要到春天的“惊蛰”节气之后,就会出来了,也就是阳历的3月初(大概3月9号)之后。夏秋是繁殖旺季蚂蟥是一种环节动物,它也被人们叫做水蛭,它常见于淡水水域,是一种天然名贵的中药,它可以治疗中风、高血压、关节炎、抗凝固破淤血等。近年来科学研究表明蚂蟥在脑血栓和抗癌等方面也具奇特的效果。蚂蟥是一种雌雄同体的生物,它们通常异体交配体内受精,有着性别角色交换的情形发生,一条蚂蟥可能是父亲也可能是母亲,在一生的不同时期扮演不同的角色。它们的繁衍方式和蚯蚓类似
水蛭要养多久?
水蛭养殖周期为一年半,最大个体可达65克,平均也在35-50克左右,亩产量能达到100公斤以上。水蛭又称蚂蝗,以干燥全体入药。由于野生资源遭到破坏,其价格上涨。养殖水蛭方法简单,是一项投资小见效快的好项目。以上内容仅供,希望能帮助到你
吸血水蛭怎么养殖?
1、选址 选择面南背北、避风向阳处,要求排灌方便,阳光充足。池塘宽3米,深1-1.2米,长度可根据场地大小而定。池底用水泥灌浆,以不漏水为原则,池对角设进、排水口,池底要北高南低,以利于排灌。池塘周围用富含腐植质的疏松沙质土壤,以便于水蛭产卵。池塘中间建高于水面0.2米的平台一个,保持湿润,池底放些石块和树枝供水蛭栖息。
2、水质 人工养殖的水蛭密度较大,在饲养过程中需要经常换水,并防止化肥、农药的污染,尤其是7-8月的高温季节,更要保证进出水口畅通,水质清新和要有一定的溶氧量。
3、种蛭的选择 种蛭要求个体肥大,以每条12克以上为好,要求活动力较强,体表光滑,颜色鲜艳无伤痕,放养密度为每亩20-25千克(2000-2500条)。
4、孵化 水蛭一般在11℃以上繁殖产卵,一经16-25日孵出幼蛭。产卵期池塘附近要保持安静,以免惊动产卵的水蛭,造成空卵茧。孵化期避免在平台上走动,以免踩破卵茧。孵出的幼蛭3天后可自行采食河蚌、螺蛳的血液,因此要投放充足的饲料,一般为每千条水蛭投放20千克螺蛳、河蚌,每星期投喂一次禽畜的血块,供其自由采食。但要注意随时清理血渣及其它剩余食物,以保持水质的清洁。
5、越冬 自然条件下,气温低于10℃时就会停止摄食,钻入泥中越冬。人工养殖可在池塘四周遮盖稻草等物保暖,协助水蛭自然越冬。也可以将育种水蛭集中在塑料薄膜棚内越冬,半月投喂一次饲料,待温度稍有回升,即可交配产卵。
6、天敌与疾病的防治 水蛭的天敌主要有田鼠、蛙类、黄鼠狼、蛇等,可采用微电网防治及工具诱捕。一般情况下,水蛭的生命力较强,基本无疾病,只要水源不被化肥、农药及盐碱性溶液污染,保持进出水口通畅,食物新鲜,及时清除饲料残留物,经常换水就能养好水蛭,反之则可能会发生皮肤病和肠道病
水蛭养殖记录?
日常管理: 1、保持良好的水质,严防农药、化工品污染水源,且不能用碱性太重的泉水,水温过低的井水必须经过一定的流程,待温度升高后才能使用; 2、夏天高温季节,为避免因池水温度过高而导致水蛭生长**,应在池边种些遮阳植物,并经常换水,使水温保持在15到30摄氏度; 3、水蛭食性粗放,螺类,贝类,草虾和动物血液皆可用作饲料,但投喂时不宜过多。饲养池的建造: 1、人工建造的饲养池池埂高1、8米,水深0.8到1米,宽3米,长度应根据饲养量而定,一般每亩水面可放养幼蛭6到10万条,种蛭可放20公斤左右;2、为便于水蛭栖息,池底可放些不规则石块或树枝;3、新开池需要投放一些牲畜粪水以培养浮游生物,调节水质和提高池底腐殖质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