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鲫鱼从鱼苗到大鱼要多久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刚出生的小鱼多久能长大(刚出生的小鱼多久能长成大鱼)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刚出生的小鱼多久能长大

野生的鲤鱼从鱼苗长到4斤需要几年时间?

一年时间

冬季是体弱者进补的好时机,鱼则是进补的好水产饮食,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价值极高。一般畜肉的脂肪多为饱和脂肪酸,而鱼的脂肪却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很好降胆固醇的作用。所以胖人吃鱼肉较好,既能避免肥胖,又能防止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 鱼肉一直被认为有养生滋补,多吃鱼肉可以健康长寿。而鲤鱼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氨基酸,人体能很好的吸收。所以冬季吃鱼得吃鲤鱼。 适用人群:   适宜肾炎水肿、黄疸肝炎、肝硬化腹水、心脏性水肿、营养**性水肿、脚气浮肿、咳喘者之人食用;同时适宜妇女妊娠水肿、胎动 红烧鲤鱼(酒店) 不安、产后*汁缺少之人食用;凡患有恶性肿瘤、淋巴结核、红斑性狼疮、支气管哮喘、小儿痄腮、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痈疽疗疮、***、皮肤湿疹等疾病之人均忌食;同时鲤鱼是发物,素体阳亢及疮疡者慎食。

鲫鱼苗长到成鱼需要多长时间?

鲫鱼苗长到成鱼需要200天左右;在成鱼池中混养鲫鱼,与青、草、鲢、鳙、鳊、鲂、鲤等多品种混养的方式。应放养大规格鱼种。

扩展资料

刚出生的小鱼多久能长大

养殖技术

鲫鱼成鱼池塘养殖技术:

鲫鱼在池塘中养殖,主要采用在成鱼池中混养、鱼种池套养、亲鱼池套养和池塘主养等四种养殖方式。

1、成鱼池中混养。在成鱼池中混养鲫鱼,与青、草、鲢、鳙、鳊、鲂、鲤等多品种混养的方式。应放养大规格鱼种。放

养时间宜早不宜迟,即冬季放养较春季放养效果好。放养密度每亩水面150~250尾。其他鱼的放养规格和数量根据需要确定。鲫鱼的养殖池塘要求不高,一般面积0.1~2公顷,水探1.5米以上的池塘即可。

池底有10~15厘米厚的淤泥最佳。池塘的清理、消毒、施基肥等均按常规方法进行,成活率可达80%左右。经200天左右的饲养,个体重在200克以上看居绝大多数,每亩水面产量达20千克以上。

2、池塘主养。池塘主养鲫鱼要求面积以0.1~0.2公顷为宜,水深1.5米以上,池底有10~15厘米的淤泥,村前屋后有生活污水的池塘主养鲫鱼效果较好。

放养鱼种前一周用生石灰清塘消毒,消毒后2~3天注水,注水时用网栅在入水口过滤以防止野杂鱼入池。每亩水面主放5.0~6.5厘米鲫鱼过冬鱼种1500尾或当年孵出大规格鱼苗2000尾,搭配40%左右(600~800尾)草、鲢和鳙过冬鱼种。

放养时间宜早不宜迟。日常投喂精饲料为主,结合施肥培养水质为辅。精饲料的年投喂量相当于彭泽鲫预计产量的2.5倍左右。采用定点投喂,日投喂量根据鱼体生长情况、天气、水温和鱼的摄食强度而定,并根据水质情况适时施肥或加注新水。

在一般管理水平下,当年可获平均体重150克/尾左右的鲫鱼200千克,另获200千克斤左右的草、鲢、鳙鱼。由于优质鱼的比例较高,其纯利润也较其他养殖模式要高。

3、鱼苗池套养鲫鱼。可在青、草、鲢、鳙、鳊、鲂等鱼苗池内套养成鱼,而不适宜套养在鲤鱼、罗非鱼的鱼种池内。套养池塘面积要求0.1~0.2公顷,水深1.0~1.5米。

池塘的清理、消毒、施基肥等均与常规的方法相同。鲫鱼在其他鱼苗池套养,只能放养当年孵出的鱼种。放养时间宜早不宜迟,一般在主养当年孵出的鱼种分塘转入过冬鱼种培育时,就应立即放人当年孵出的鲫鱼种养殖

放养规格宜大不宜小,放养密度为每0.07公顷水面150~220尾。其他当年孵出的鱼种的放养数量、规格和搭配品种的比例视生产需要和出塘规格而定。鲫鱼苗由于其为底层鱼类,一般不影响家鱼鱼种的生存空间,可充分利用水体空间。

因此当年孵出的鱼种在鱼苗池套养,基本上不影响主养鱼种的放养密度和出塘规格;又由于鲫鱼在家鱼鱼种池中主要是摄食残饵和池底动植物等,因而基本上不需要增加资金和饲料的投入。

在通常饲养管理条件下,鲫鱼苗在鱼苗池套养,经150~180天的饲养,年终起水规格可达200克以上,每0.07公顷水面可增收鲫鱼成鱼25~40千克。

4、亲鱼培育池套养鲫鱼。我国南方地区,一般在5月中旬至下旬家鱼人工繁殖生产即可结束。产后亲鱼性腺处于恢复期,为尽快恢复亲鱼体力,促进性腺发育,池塘多为精养管理。

这种鱼池除安排亲鱼培育及搭配其他鱼外,每0.07公顷水面可再搭放5~6厘米的鲫200尾。鲫在亲鱼培育池套养,放养时间一般与亲鱼同时进行,培育(养殖)方法按主养家鱼亲鱼的常规方法进行。

亲鱼培育需遵循其性腺发育的规律来进行。亲鱼培育池套养鲫鱼一般年底不能干塘起捕,需待翌年亲鱼进行产前强化培育时方能彻底起捕。经250~300天的饲养,每0.07公顷水面可获鲫鱼25~45千克,平均个体重200克以上。

头像小鲤鱼,形体黑胖(也有少数呈白色),肚腹中大而脊隆起,体长15~20厘米,呈流线型(也叫梭型),体高而侧扁,前半部弧形,背部轮廓隆起,尾柄宽;腹部圆形,无肉稜。头短小,吻钝,无须,鳃耙长,鳃丝细长。下咽齿一行,扁片形,鳞片大,侧线微弯。

背鳍长,外缘较平直。鳃耙细长,呈针状,排列紧密,鳃耙数100~200。背鳍、臀鳍第3根硬刺较强,后缘有锯齿。胸鳍末端可达腹鳍起点。尾鳍深叉形体背银灰色而略带**光泽,腹部银白而略带**,各鳍灰白色。

大的可达一、二斤重。栖息在柔软的淤泥中,能补胃。三、四月的鲫鱼肉厚而且鱼子多,味道鲜美。鲫鱼是鱼中上品,生息在池塘、湖泊,河流等淡水水域。根据生长水域不同,体色深浅有差异。

腹部为浅白色,背部为深灰色。天敌从水上方往下看,由于黑色的鱼背和河底淤泥同色,故难被发现;天敌若从水下方往上看,由于白色鱼肚和天颜色差不多,故也难被发现;经常看到有些文章里形容清晨时分“东方泛起了鱼肚白”,就是这个道理。属于保护色。

生活习性

鲫鱼是生活在淡水中的杂食性鱼,体态丰腴,水中穿梭游动的姿态优美。鲫鱼的生活层次属底层鱼类。一般情况下,都在水下游动、觅食、栖息。在气温、水温较高时,也会到水的中下层、中上层游动、觅食。

成鱼鲫鱼主要以植物性食料为主。由于植物性饲料在水体中蕴藏丰富,品种繁多,供采食的面广。维管束水草的茎,叶,芽和果实是鲫鱼爱食之物;

在生有菱和藕的高等水生植物的水域,鲫鱼最能获得各种丰富的营养物质。硅藻和一些状藻类也是鲫鱼的食物,另外还有小虾、蚯蚓、幼螺,昆虫等。

鲫鱼以2~4月份和8~12月份的最为肥美。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鲫鱼适应性非常强,不论是深水或浅水、流水或静水、高温水(32℃)或低温水(0℃)均能生存。即使在pH:9的强碱性水域,盐度高达4.5%的达里湖,仍然能生长繁殖。

鲫鱼的采食时间依季节不同而不同。春季为采食旺季,昼夜均在不断地采食;夏季采食时间为早、晚和夜间;秋季全天采食;冬季则在中午前后采食。

鲫鱼喜欢群集而行。有时顺水,有时逆水,到水草丰茂的浅滩,河湾,沟汊,芦苇丛中寻食,产卵;遇到水流缓慢或静止不动,具有丰富饵料的场所,它们就暂栖息下来。

生活在湖泊和大型水库中的鲫鱼

也是择食而居。尤其在较浅的水生植物丛生地,更是它们的集中地,即使到了冬季,它们贪恋草根,多数也不游到无草的深水处过冬。

生活在小型河流和池塘中的鲫鱼

它们是遇流即行,无流即止,择食而居,冬季多潜入水底深处越冬。

鲫鱼的清洗

为了鲫鱼卖相好、保存期长,酒店菜场都喜欢“保鲜”鲫鱼,一些不法商贩为了保鲜和追求好卖相,用化工产品对鲫鱼进行“驻颜”:“焦亚”泡出鲫鱼,甲醛能让变质鲫鱼“起死回生”,苯甲酸钠可以让鲫鱼“永葆青春”,所以食用鲫鱼需要将这些有害物质去除。

方法:把鲫鱼全部放进一个盆子里,然后在水里加一点残洁清,被残洁清覆盖的一部分水与空气隔绝,鲫鱼在水里就会觉得缺氧,会把身体伸出来呼吸,这样就达到了清洗的效果。

如果想再干净的话就多换几次水,加残洁清。注意:残洁清合适就行,不要加太多,不然鲫鱼在水里不能呼吸,很容易窒息死掉。

专家表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吃鲫鱼的时候最好不要去街边摊去吃,还是应该自己在家食用,一定要注意鲫鱼的卫生与清洁。

参考资料:鲫鱼.百度百科

小鲫鱼苗怎么养

鲫鱼苗种培育方法:①苗种养殖用水:养殖用水除符合 NY 5051 规定外,池水透明度要求为25-30厘米。②苗种培育池准备:苗种培育池面积以1-2亩为宜,要求池塘背风向阳,不渗漏,排灌方便,池型整齐,池底平坦,上风处设置食台。每亩配备0.3千瓦叶轮式增氧机。放苗前15-20天,用常规方法彻底清塘(用生石灰200mg/L-250 mg/L或漂**20mg/L带水清池)后加水80厘米(注水口用80目筛绢网过滤),7-10天后每亩施发酵粪肥300-500公斤,当水色呈云朵状灰白色或黄绿色时及时将鱼苗下塘。③苗种来源:苗种来源于自繁或持有种苗生产许可证的鲫鱼良种场或原产地天然水域捕捞的苗种。对外购的苗种应检疫合格,不得带有传染性疾病和寄生虫。④鱼苗质量:外观:肉眼观察95%以上的鱼苗卵黄囊基本消失,鳔充气,能平游,有逆水游动能力;鱼体不呈黑色。可数指标:畸形率小于3%,损伤率小于1%。⑤鱼苗放养及投喂:水花放养密度为10-15万尾/亩,鱼苗下池后每天辅喂豆浆4次,日喂豆浆量为每亩用黄豆3-4公斤。具体操作还应看水色浓度、鱼苗的生长的情况而酌情增减。7-10天后,鱼苗长至1厘米以上时,将鲫鱼专用配合饲料(蛋白含量达30%)打粉后沿池投喂,逐渐向食台范围收拢,将粉料和水捏团投喂在食台上,训练鱼苗集中摄食。经15-20天的精心培育,鱼苗可长到1.5-2.5厘米,然后可进行分塘饲养,进入鱼种阶段的培育。⑥日常管理:每日巡塘不少于4次,观察鱼苗摄食与生长状态,及时增氧与加强投喂。在鱼苗下塘7天内,早开增氧机,尤其是高温季节,可从日出开到日落,防止气泡病。7天后杀虫消毒一次,防止疾病发生。做好生产日志。

3cm的鳊鱼一年能长多大?

一年体重可以长到200克左右。长度达到20厘米。

鳊鱼体高,侧扁,全体呈菱形,体长约50厘米,为体高的2.2—2.8倍。体背部青灰色,两侧银灰色,腹部银白;体侧鳞片基部灰白色,边缘灰黑色,形成灰白相间的条纹。体侧扁而高,呈菱形。头较小,头后背部急剧隆起。眶上骨小而薄,呈三角形。

口小,前位,口裂广弧形。上下颌角质不发达。背鳍具硬刺,刺短于头长;胸鳍较短,达到或仅达腹鳍基部,雄鱼第一根胸鳍条肥厚,略呈波浪形弯曲;臀鳍基部长,具27—32枚分枝鳍条。腹棱完全,尾柄短而高。鳔3室,中室最大,后室小。

鳊鱼头后背部急剧隆起。背部青灰色,两侧银灰色,整个体侧呈现出一行行紫黑色条纹,腹部银白。上盖有坚硬的角质,但容易脱落。眼侧位,至吻端的距离较至鳃盖后缘的距离为近。下咽齿3行。鳃耙17—22,多数为18—21。侧线鳞50—60。背鳍条3,7,起点至吻端的距离较至尾鳍基部的距离为小,具有强大而光滑的硬刺;背鳍高度显著大于头长。

胸鳍刚达到腹鳍的基部。腹鳍仅伸至*门,腹鳍基部至*门间有显著的腹棱。臀鳍条3,24—32,多数为26—28;无硬刺,起点在背鳍基部末端的垂直线下方。尾鳍分叉深,下叶较上叶为长。体呈青灰色,头的背面及体的背部较深,侧面灰色带有浅绿色泽,腹部白色,各鳍均呈灰黑色。

请问鲤鱼需要几年才能长到4斤重

鲤科(Cyprinidae)中粗强的绿褐色鱼,学名Cyprinus carpio。原产亚洲,後引进欧洲、北美及其他地区。鳞大,上腭两侧各有二须,单独或成小群地生活於平静且水草丛生的泥底的池塘、湖泊、河流中。杂食性,掘寻食物时常把水搅浑,增大混浊度,对很多动植物有不利影响。因此,常被认为是不受欢迎的,人们要花很大力量才能除掉它。
  
冬天,鲤进入冬眠状态,沉伏於河底,不吃任何东西。春天产卵,雌鱼常在浅水带的植物或碎石屑上产大量的卵。卵在4�6�58天後孵化。鲤生长很快,大约第三年达到性成熟,在饲养条件下,可活40年以上。长度平均35公分(14吋)左右,但最大可超过100公分(40吋),重22公斤(49磅)以上。鲤常被养殖,以供食用,特别在欧、亚二洲,每水域能生产出大量的鱼。是家养的变种。鲤的两个养殖品种是镜鲤(mirror carp,具少数大鳞)和草鲤(leather carp,几乎无鳞)。黑鲫(Carassius carassius)是鲤的一个无须的欧洲近缘种。

鲤鱼是在亚洲原产的温带性淡水鱼。喜欢生活在平原上的暖和湖泊,或水流缓慢的河川里。分布在除澳洲和南美洲外的全世界。很早便在中国和日本当作观赏鱼或食用鱼,在德国等欧洲国家作为食用鱼被养殖。背鳍的根部长,没有脂鳍,通常口边有须,但也有的没有须。口腔的深处有咽喉齿,用来磨碎食物。鲤鱼的种类很多,约有2900种。

鲫鱼养殖密度

一般来说,对于鲫鱼鱼种的培养,每亩地应该放养到8000尾~12000尾,最终可养成规格为50~60g/尾。
对于成鱼的养殖,按50~60g/尾的成鱼来算,每亩的放养密度应该在1500~1800尾,最终养成的规格应该差不多在350~400g/尾。当然放养密度还要根据池塘的面积、管理状况等有关。一般要求不能超高2000尾/亩。
饲料粒径和投饲率
1、鲫鱼饲料粒径的选择标准“就小不就大”。一般鲫鱼规格在10克/尾以下时,饲料粒径选0.5mm;10~30克/尾时选1.5mm;75~100克/尾时选2.0mm;150~300克/尾时选2.4mm;300克每尾以上时选3.2mm。
2、鱼的摄食能力,容易受到鱼的规格及池塘水温的直接影响,故投饲率应根据实际情况随机调整。

红鲫鱼的繁殖

红鲫_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83655.htm

(一)产卵季节
鲤、鲫鱼的**产卵时间,一般在3月底至4月初。当水温稳定在18℃左右,即可开始**繁殖。

(二)催产
红鲫为多次产卵类型。为了提高产卵量和集中制种,必须进行催产注射。催产药物以鲤鱼脑垂体或鲤鱼脑垂体加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效果都较好。剂量:雌鱼每千克体重亲鱼用鲤鱼脑垂体2~3个加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10微克,雄鱼减半。以一次注射为宜。效应时间视雌鱼的培育情况和水温高低而不同,性腺成熟好、水温高,注射后10多小时便会**追逐;性腺成熟不好、水温低,有的需要20多个小时,有的甚至要进行第二次注射。为了准确地掌握人工授精的最佳时机,最好在注射激素后的亲鱼暂养池中,用小斗箱放几尾红鲫,红鲫开始追逐时,即应马上捕起亲鱼,同时做好人工授精的准备。

(三)人工授精
一般体重200克左右的红鲫10~15尾配0.75~2.0千克的父本湘江野鲤1~2尾。若湘江野鲤个体大、发育好,还可增加红鲫的数量。性腺成熟好的红鲫提出水面或轻压腹部,即有光泽鲜丽的浅黄绿色卵源源流出,用干净的白色瓷盆盛装,同时滴入2~3滴父本的**,用柔软的鹅毛轻轻搅动,使精卵分布均匀。人工授精应在*凉处或室内进行。每次人工授精的操作时间为2~3分钟,其受精率一般均在80%以上。如果亲鱼数量大,则要连续不断地进行流水作业,一边进行人工授精,一边将受精卵脱粘或转移到鱼巢上进行孵化。

(四)孵化
1.孵化方法
红鲫卵属粘性卵,孵化方法有以下两种。
(1)鱼巢孵化
鱼巢可用棕片、杨树根须、塑料丝或水草等。一般多用前两种效果较好。先将用绳子扎好的鱼巢用6~7毫克/升的孔雀石绿或1毫克/升的漂**进行消毒杀菌,然后将受精卵均匀地分布于鱼巢上,穿上竹竿放入孵化池中孵化。鱼巢要沉没入水中,不宜暴露在空气中曝晒。

(2)黄泥浆水脱黏流水孵化
将黄泥搅成泥浆,澄清1天左右,沥去上层清水,脱黏时将浓稠的泥浆约0.2千克加水约3千克调成泥浆水,边搅拌边将受精卵倒入,继续搅拌约1分钟,卵的黏性消失,然后用清水漂洗1~2次,即可进入孵化环道或孵化槽中进行流水孵化。

受精卵进入孵化槽或孵化环道的密度,每立方米水体约为50万~75万粒。进水压力要大,能使鱼卵在孵化水槽内或在孵化环道内均匀翻滚,不至于下沉或堆积。鱼巢孵化要经常加注新水或充气。孵化水质应保持无污染并经过严格过滤才能进入孵化池。

2.孵化管理
(1)注意水流是否将卵冲起。
(2)随时清洗干净滤水纱窗,防止外溢逃苗。
(3)观察鱼巢孵化水质是否恶化、起泡、缺氧。
(4)防止水霉及水蚤危害。水霉防治方法为:发现少量鱼卵感染水霉,用0.l毫克/升孔雀石绿消毒鱼卵。水蚤防治方法为:一是孵化用水严格用60目的纱窗过滤;二是用0.5~1毫克/升的敌百虫杀灭。

湘鲫卵对孵化水温要求不严,14左右仍不会冻坏卵胚,18~25℃发育较好,水温高发育快,当水温19℃左右时,经50~60小时孵化即开始出现眼点,80小时左右开始脱膜。其脱膜时间较长,一般需经12~24小时才能全部脱完。当鱼苗出现点腰能上下自由游动后,即可出苗过数销售或下池育苗发花。

花鲢鱼从放鱼苗到成鱼需要多久

花鲢鱼从放鱼苗到成鱼人工养殖(不加温)需时两年。
头一年是鱼种养殖,在饲料充足的条件下,1龄鱼可重达0.8~
1公斤。
第二年成鱼养殖,可长至2-3KG。
花鲢鱼的生长速度比鲢鱼快,在天然河流和湖泊等水体中,通常可见到10公斤以上的个体。适于在肥水池塘养殖。

鲫鱼、鳊鱼、鲤鱼、草鱼、青鱼在相同条件下(相同条件指食物、密度、氧气、阳光等均相同的情况下)

草鱼,青鱼,鲤鱼,鳊鱼,鲫鱼。

鲫鱼从鱼苗到大鱼要多久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