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口胭脂鱼养殖常见病水霉病防治技术

1.病原及症状

又叫肤霉病或白毛病,其病原体[病原体(pathogens)指可造**或动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立克次氏体、寄生虫、真菌)或其他媒介(微生物重组体包括杂交体或突变体)。]为霉菌[霉菌是真菌的一部分,其特点是菌丝体较发达,无较大的子实体。]的一类,包括水霉科[真菌的一属,属于 鞭毛菌亚门,水霉科。]、芽枝菌科和肤霉科中一些种类。当鱼体由于捕捞、搬运[搬运是指地表和近地表的岩屑、溶解质等风化物被外营力搬往他处的过程。]时操作不小心,擦落鳞片或碰伤鳍条而导致受伤[受伤,身体或物体部分地受到损伤。],霉菌极易乘虚侵入伤口,寄生于表皮,吸取坏死[坏死(necrosis)是以酶溶性变化为特点的**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细胞的养料,向内外生长,随着坏死组织的扩大,向内深入肌肉,向外长成绵毛状菌丝。致使鱼体负担过重,游动迟缓,食欲减退,终而死亡,以早春和晚冬最为流行。

2.防治方法

在搬运时操作要细心,勿使鱼体受伤;若鱼体已经受伤,则用3%~5%的食盐水[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NaCl),所以食盐水主要是由氯化钠溶液组成的。]浸洗10~15分钟,也可用龙胆紫涂抹伤口。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