蜕壳[蜕壳,读音为tuì ké,是汉语词语,解释为蜕皮、遗骸。]贯穿河蟹的整个生活史,每次蜕壳都是河蟹生死攸关的时刻,蜕壳期间[期间,是指期日与期日之间的时间长度。]的正确管理对于提高河蟹成活率[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具有重大意义。成蟹养殖第一、二次蜕壳通常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直接导致河蟹前期成活率低,因此加强前两次蜕壳期间的管理十分重要。
一、河蟹的蜕壳与生长
河蟹的一生从蚤状幼体、仔蟹、幼蟹到成蟹要经历18~21次蜕壳。每次蜕壳都是河蟹的生死大关,在这期间容易感染疾病(图1)。蜕壳时需吸收大量水分,因此在蜕壳过程中河蟹重量明显增加,刚蜕壳的软壳蟹体重比蜕壳前增加30%~40%。一般情况下早期幼蟹蜕壳次数较频繁,随着身体的不断生长,蜕壳间隔慢慢延长。蜕壳时要选择比较安静而隐蔽的地方进行,通常是潜伏在水草[一般是指可以生长在水中的草本植物,是许多水生动物的栖身地和庇护所,可以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以便水生动物呼吸。]茂盛的浅水区,一次顺利的蜕壳约需15~30分钟,有时3~5分钟就可蜕去旧壳,蜕壳结束后1~2天新壳逐渐硬化,开始正常活动。如果蜕壳过程中发生问题,蜕壳时间会延长,很容易造成河蟹蜕壳未遂而死亡(图2)。
图1
图2
二、蜕壳期间的管理
1、蜕壳前保证足够[足够是指达到应有的或能满足需要的程度或满足的意思。]的营养积累
只有满足河蟹蜕壳前充足的摄食、足够的营养积累,才能保证河蟹蜕壳所需的良好体质[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人类个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方面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特性,与心理性格具有相关性。],保证较大的“发头”和较高的成活率。建议长期投喂发酵饲料[粗饲料经过微生物发酵而制成的饲料为发酵饲料,粗饲料中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物质,木质素等粗纤维和蛋白质,但难以被动物直接消化吸收,动物吃了会增加肠道负担,引起肠道疾病,该产品不但可以弥补常规饲料中容易缺乏的氨基酸,而且能使其它粗饲料原料营养成份迅速转化,达到增强消化吸收利用效果。]“利苗多”,内服“利多精”+“LY-生命素”+“营养快线”,保证河蟹蜕壳所需的营养,增强河蟹体质,促进河蟹同步蜕壳,不要只考虑蛋白含量,导致营养不全面。
2、蜕壳期间保证足够的钙补充
河蟹要顺利蜕壳必须有足够的钙补充,河蟹钙的吸收途径主要有:通过摄食体内储存钙、吸收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中的钙、吸收原壳上的钙。为了保证河蟹集中蜕壳、顺利蜕壳以及快速硬壳,建议蜕壳期间全池泼洒“营养快线”+“活力钙”,补充足够的钙和维生素,增强河蟹体质。
3、蜕壳期间需保持适宜的水质肥度
水体有一定的肥度可以提高水体的稳定性[稳定性是指“测量仪器保持其计量特性随时间恒定的能力”(7.14条)。],“水稳决定成活”,所以为了更好的提高水体的稳定性,建议池塘定期施用可溶性有机肥,如“肥水肽Ⅱ”等,保持池塘适宜的肥度。
4、保证蜕壳所需的场所
水草是河蟹蜕壳的场所,水草的有无对河蟹蜕壳“发头”影响非常大。不管是养殖前期还是后期,河蟹蜕壳必需保证足够的水草。
5、蜕壳期间注意防病
由于蜕壳蟹体质还未完全恢复,在此期间易发生疾病,建议蜕壳期间防病选用**小的消毒产品,如“永乐碘”。
6、蜕壳前强力解毒
养殖水体中含有较多的毒素,蜕壳期间软壳蟹对水体毒素的抵抗力较差,易引起河蟹蜕壳出现问题,所以建议蜕壳前全池泼洒“碧水安”强力解毒,保证河蟹蜕壳所需的良好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