鲢鱼养殖常见病白皮病防治技术


1.病原体[病原体(pathogens)指可造**或动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立克次氏体、寄生虫、真菌)或其他媒介(微生物重组体包括杂交体或突变体)。]:此病有两种病原菌[一种引起疾病的微生物,比如**或细菌、病原微生物又可称为病原菌,是指能入侵宿主引起感染的微生物,有细菌、真菌、**等。]:白皮极毛杆菌和鱼害黏球菌。

2.症状:发病初期,病鱼尾柄处出现白点,迅速扩大蔓延,致背鳍与臀鳍间的体表至尾鳍基部全部呈现白色,故又称“白尾病”。严重时蛀鳍或烂掉,不久病鱼头部朝下,尾部朝上,一会儿即死亡。

3.流行情况:此病是夏花鱼种[鱼苗经过短时间的培养,体长达到3到13厘米之间的幼鱼称为鱼种,又分为小规格鱼种,中规格鱼种,大规格鱼种。]的主要疾病之一,主要感染鲢、鳙夏花鱼种,草鱼种有时也患此病,死亡率[死亡率是指用来衡量一部分种群中,一定规模的种群大小、每单位时间的死亡数目(整体或归因于指定因素),是在种群层面上研究的问题。]达30~45%,发病后2~3天死亡。流行季节为6~8月。

3.防治方法:

①保持池水清洁,供给鱼类丰富的天然饵料[天然饵料,是一种用动物或则植物制作的钓鱼饵料。]

②在捕捞、运输等操作过程中,应避免鱼体受伤。

③发病初期,用土霉素[土霉素为淡**片或糖衣片,属于四环素类,可用于治疗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落基山热、***和Q热,支原体属感染和衣原体属感染等疾病。](25克/立方米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溶液,药浴鱼体30分钟。

④任选以下一种药物全池遍洒:三氯异氰尿酸[氰尿酸(英文名称cyanuric acid)又名三聚氰酸(tricyanic acid);2,4,6-三羟基-1,3,5-三嗪;2,4,6三羟基-均三嗪(2,4,6-triazinettriol);均三嗪三醇(sym-triazinetriol)。](每立方水体用0.3~0.5克),漂**[漂**是氢**钙、氯化钙,次氯酸钙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₂ ],有效氯含量为30%-38%。](每立方水体用1克),五倍子[五倍子是倍蚜虫寄生在寄主漆树科植物叶组织内形成的虫瘿长大而成的,盐肤木(五倍子树)是否结倍或产倍多少,关键就在于有无倍蚜虫的产生。](每立方水体用2~4克)。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