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腹泻是蛋鸡养殖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种疾病,该病能够给蛋鸡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养殖户们需要做好该病的预防治疗工作。下面小编带领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蛋鸡腹泻的原因、蛋鸡腹泻防治措施:

蛋鸡腹泻的原因

一、管理因素

蛋鸡腹泻的原因,蛋鸡腹泻防治措施

1、初产蛋鸡,由于产蛋鸡群生产性能发生转移,由生长到生产,要求肠道必须通过更密集的消化作用来满足鸡对各种营养物质[糖类、脂类、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和纤维素七大类,通常被称为营养物质。]的需求,饲料品质的突然变化,尤其是高能高蛋白的饲料的使用,导致肠道环境产生变化,肠道容易产生应激,影响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导致粪便颜色发黄,状态变稀。

2、夏季鸡通过增加饮水量和呼吸频率来降低体温。鸡舍如果温度过高,鸡只饮水量增加,采食量减少,水料比为5:1以上,粪便中含有大量水分,如果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时间过长,造成鸡肠道内菌群失调,引起腹泻。

二、饲料因素

1、饲料中的含盐量过高,尤其使用添加的小鱼干的饲料,鸡群饮水大量增加,引起腹泻。

2、产蛋期石粉的添加量过高或过快。一般育成鸡的Ca的需要量为2%,高峰期为4%左右。过高的石粉添加量导致血钙过高肾脏负担加重引起肾肿导致拉稀;石粉的增加一定要循序渐进,随着产蛋率的上升而增加,量要适当。

3、饲料中麸皮的比例过高。产蛋期日粮中一定要含有少量的麸皮,以提供粗纤维[粗纤维(Crude Fiber,缩写CF),是膳食纤维的旧称,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防止啄癖的发生,一般配合料中都有2%左右的添加量;过多又容易造成粪便不成形,发散发稀;极度过量很容易造成粪便发干发硬,便粪困难甚至死亡,严重影响鸡群的正常的生产。

4、产蛋期蛋白质的水平过高。有些养殖户为了片面追求大壳蛋,增加豆粕的比例。但对鸡群造成不利影响,蛋大,易造成脱*;粪便发黄发稀,饲料转化率低。因此蛋白要适量。

5、饲料中的原料如玉米、花生粕等发生霉变,其毒素**并破坏肠黏膜,造成腹泻。

三、疾病因素

1、大肠杆菌或沙门氏菌等引起的肠道炎症。

2、鸡群长期使用抗生素,对肾脏造成伤害,影响水分的吸收,造成腹泻。

3、免疫后的**反应,也会造成轻度的肠道损伤,形成腹泻。

4、各种**性传染病如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等都伴随着严重的腹泻。

四、寄生虫[寄生虫(parasite)指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高度退化,一生中大多数时间寄生于其他动物体内或体表的动物。]性腹泻

主要寄生虫有蛔虫、异刺线虫、绦虫、球虫等。患寄生虫病的鸡,严重感染时表现食欲不振或停食、贫血、消瘦和下痢。成年母鸡产蛋量下降,甚至停产。幼鸡生长发育**,逐渐衰弱引起死亡。特别是球虫病,危害更大,应加强防治。

蛋鸡腹泻防治措施

蛋鸡腹泻预防措施

1.降低初产蛋鸡育成后期饲料中的粗纤维含量,不添加米糠,将麸皮的添加量控制在10%以内。

2.对初产蛋鸡进行换料时要根据鸡群饲养情况而定,一般饲喂1周~2周产前料,在产蛋率10%以上时,更换蛋鸡料,应在3天~5天内换完,以防饲料中含量较高的石粉和粗蛋白对其肠道造成**。

3.如果鸡群均匀度较低,在上笼时应严格挑选,把体型较小、性成熟[性成熟(sexual mation) 是个体发育的一个方面。]较晚的鸡放在一起,继续饲喂育成料,直到性成熟后才更换蛋鸡料。

4.初产母鸡使用微生态制剂可有效预防生理性腹泻的发生。

蛋鸡腹泻治疗方法

1.适当控制饮水,饮水量为原来的2/3,在饮水中添加氨苄青霉素(10克/50公斤)、维生素C(5克/50公斤),连用5天。停止饮用电解**。

2.每晚用健肾药1次,连用3天,使肾中多余的钙质排出体外。

3.加强病鸡的饲养管理和日常消毒工作,注意通风换气,防止继发感染其他传染病。

了解蛋鸡腹泻的原因、蛋鸡腹泻防治措施是养殖户们防治蛋鸡腹泻的基础,除此之外,养殖户们还需要加强日常饲养管理措施和环境卫生保护,尽可能降低养鸡场感染疫病的风险。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