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场中,雏鸡[雏鸡:刚孵出的鸡。]成活率[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关系着养鸡场的效益。因此,养殖户们必须加强雏鸡的管理。下面小编为大家总结了雏鸡成活率低的原因以及提高雏鸡成活率的方法措施,仅供参考。

雏鸡成活率低的原因

一、饲料种类单调,营养不全面,雏鸡营养为重要,一旦动物蛋白、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不能满足雏鸡的营养需要,就会严重阻碍雏鸡的生长发育[生长是指身体各**、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是量的改变;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和**的分化完善与功能上的成熟,产质的改变。],表现体质瘦弱、生长速度缓慢,甚至发生相应的营养缺乏症。要根据雏鸡的营养需要和当地饲料来源、种类,因地制宜地配制全价饲料。

雏鸡成活率低的原因,提高雏鸡成活率的方法

二、密度过大,相互挤压 由于密度过大,饲槽和饮水器[特性品种:饮水器 颜色:白色+蓝色 规格:170mm×50mm(长×宽) 货号:D012详细描述1. 设计简单、大方,包装精美。]数量少,放置的位置不当或环境突变,有异物**等,常导致鸡群互相挤压。每平方米可饲养30只~40只,随着日龄的增加,每周可递减5只左右。还应根据鸡的品种、大小、强弱的不同进行分群饲养,以免互相挤压。

三、育雏期温度忽高忽低 ,“有钱买药,没钱买煤”是许多养殖户的一大误区。很多养殖户怕烧煤,从而温度很难掌握,导致雏鸡得病再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温度过高,雏鸡的体热和水分散失受到影响,食欲减退,易患唿吸道疾病,生长发育缓慢,死亡率[死亡率是指用来衡量一部分种群中,一定规模的种群大小、每单位时间的死亡数目(整体或归因于指定因素),是在种群层面上研究的问题。]升高;温度过低,雏鸡不能维持体温平衡,相互挤堆,会导致部分雏鸡唿吸困难,卵黄吸收不会,严重甚至会导致死亡。

四、鸡舍[鸡舍是指鸡栖息的地方,按饲养对象分,有核心鸡舍、种鸡舍、育雏鸡舍、育成鸡舍、蛋鸡舍、肉鸡舍、环境安全型畜禽舍鸡舍等。]的卫生差,部分养殖户一般不太注意鸡舍卫生,特别是地面平养,鸡舍地面的垫料长期不更换、不经常打扫、舍内温度过高、湿度大、鸡粪成堆,导致病原体和寄生虫卵长期生存,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就很容易传播,从而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要搞好鸡舍卫生,及时清除舍内粪便和垫料,并定期对环境进行带鸡消毒,每周少进行两次以上,推荐使用农富康除臭消毒液,纯生物制剂,效果持续时间长,无任何副作用。同时保持鸡舍干燥,定期对用具进行消毒,就可以有效地控制疾病的传播。

五、不注意鸡舍通风,育雏室的空气要保持新鲜。由于雏鸡新陈代谢旺盛,鸡群排出大量二**碳,另外鸡排出的粪便蒸发出大量氨气,浓度过高也会引发疾病。使用农富康除臭消毒液(订货电话:132-5342-1132)喷洒,除杀菌消毒效果外,其中的生物菌还可分解粪便,阻止氨气产生,改善育雏环境。另外,育雏舍要注意通风换气,但不应使空气直接吹入鸡舍,尤其外界气温低时更要防止冷风吹入,以免雏鸡着凉感冒。

六、疾病预防和防疫不当或不到位,养殖户应注意育雏的保温设备、料槽、饮水器等日常用具的消毒,并及时对雏鸡进行鸡新城疫、法氏囊、鸡痘等**的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并且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进行科学的操作。同时,要使用微生态制剂“开口菌”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杆菌进行防控,农富康养殖菌液(订货电话:132-5342-1132)每瓶1000ml兑水250kg连用5天;五天后继续使用农富康养殖菌液进行饮水或拌料可预防多种疾病,曾加鸡对饲料的吸收,促进生长。

七、微生态制剂在养鸡中的保健效果,农富康养殖菌液据大量试验数据和各地用户反馈,雏鸡开始饮水添加,直至长成几乎可以不再用药,肉鸡养殖周期可缩短7天左右。

如何提高雏鸡成活率

条,科学引雏很关键,精挑细选擦亮眼

鸡苗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雏鸡的成活率,因此养鸡户朋友们在购买鸡苗时要选择信誉度高,防疫严格,并且没有疫病发生的种苗场,从而确保种源可靠、纯正,其次,挑选健雏也很重要,体质虚弱的雏鸡不容易成活,大多数都会在育雏期死亡,这就需要养鸡户朋友们擦亮双眼,精挑细选。想要挑到体格结实,个头均匀,精神饱满的高质量的鸡苗这里面的学问也不少呢。

选择雏鸡时,应该分两方面,一方面是通过眼观,另一方面通过实验室检测的方法。从眼观方面主要是看一下小鸡的羽毛是不是光滑,小鸡的精神状态看上去是否精神活泼,再看一下小鸡的均匀度是不是很整齐。另一方面是通过实验室来鉴别,主要是测一下小鸡的母源抗体是不是整齐一致。通过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衡量雏鸡是否健全,

第二条,初饮开食有讲究,处理行当无隐忧

科学的促使雏鸡初饮和开食对于提高雏鸡的成活率也十分重要,雏鸡第一次饮水叫做初饮,一般越早越好。因为雏鸡出壳后体内水分大量消耗,如果雏鸡初饮时间推迟太久,饮水不及时,会引起雏鸡脱水,导致体重减轻,脚爪干瘪、抽搐,视力下降、瘫痪,甚至衰竭死亡。另一方面处于干渴状态的雏鸡,一旦见到水后很容易出现狂饮的现象,导致腹泻死亡。所以,引进雏鸡后要促使雏鸡在出壳24小时以内,并不感觉口渴时开始饮水,从而满足雏鸡正常的新陈代谢。给雏鸡供应的饮用水要清洁,温度与室温要接近。为了给雏鸡供应足够的营养,可以在雏鸡饮用水中加入适量5%的葡萄糖溶液。在雏鸡饮水3个小时之后就要促使开食了。所谓开食指的是雏鸡第一次吃食。雏鸡开食过早会损伤雏鸡的消化道,对雏鸡的以后生长发育不利。开食过晚会消耗雏鸡的体力,使雏鸡体质虚弱,从而增加雏鸡的死亡率。给雏鸡开食所用饲料一定要新鲜,饲料颗粒大小要适中,利于雏鸡啄食和消化。开食第一天可以用细碎的玉米颗粒,小米等饲喂2-3次,从第二天开始直接给雏鸡添加专用的雏鸡配方饲料就可以了。添加饲料时要按照少量,勤添的原则每隔两小时喂一次,每次添加的饲料量不要过大,掌握在20到30分钟内被雏鸡吃完就可以了,以免由于雏鸡贪吃引起消化**导致死亡。从4日龄开始整个育雏期内每天喂4-6次。喂料时间要固定,不要随意改变次数和时间。

第三条,温度适龄来调剂,雏鸡成活更容易

控制好鸡舍内的温度是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温度过高会影响雏鸡的体热和水分的散失,造成雏鸡食欲减退,毛焦,生长发育停止,甚至会导致雏鸡脱水死亡。温度过低一方面会导致雏鸡易患感冒、沙门氏菌病、腹水症等疾病而死亡。另一方面会引起雏鸡相互挤堆取暖,如果扎堆时间过长会造成大批雏鸡由于挤压或呼吸困难而死亡。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温度才是有利于雏鸡生长发育的温度呢?

对于养殖蛋鸡的养殖户来说,刚引进雏鸡时应使鸡舍内温度保持在35-33摄氏度[摄氏度是摄氏温标(C)的温度计量单位,用符号℃表示,是目前世界上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温标。]左右,当雏鸡长到一周龄[周龄,是汉语词汇,读音zhōu líng,解释为一周岁至两周岁之间的动物。]时,鸡舍内温度控制[温度控制是以温度作为被控变量的开环或闭环控制系统。]在32-30摄氏度,2周龄时温度控制在30-28摄氏度,3周龄时28-25摄氏度,4周龄时25-22摄氏度,5周龄时23-20摄氏度,6周龄时21-18摄氏度。

对于肉鸡来说,刚引进雏鸡时鸡舍内温度要保持在36-34摄氏度左右,当雏鸡长至1周龄时,鸡舍内温度控制在33-31摄氏度,2周龄时温度在31-29摄氏度就可以了。

温度高低的衡量方法除了参看室内温度计外,还要观察雏鸡的行为,注意雏鸡的叫声,温度高雏鸡会出现伸翅,张嘴,呼吸频率增快,食欲减少,饮欲增加等症状。温度低雏鸡会**一堆并发出“叽叽”的叫声。温度正常时雏鸡活泼好动,吃食饮水都正常,在育雏室分布均匀,晚上会安静的休息。

第四条,湿度控制要合理,干湿适宜死亡低

湿度也是影响雏鸡成活率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10日龄以内的雏鸡,影响尤为明显,如果湿度过低,则雏鸡体内水分消耗过大,体内剩余蛋黄吸收**,脚趾干瘪,食欲不振,饮水频繁,消化**,体质瘦弱。体内水分的散失又带走部分热量,不利于雏鸡恢复正常体温,从而增加雏鸡死亡率。而如果湿度过高,鸡舍潮湿,有害气体增加也会影响雏鸡的成活率。

蛋用雏鸡需要的适宜湿度,在一周龄时应控制在70%-68%,2周龄时控制在68%-65%,3周龄时为65%-63%,四周龄时为63%-60%,5周龄时为60%-58%,6周龄时为58%-55%。

肉用雏鸡0-10日龄湿度控制在80%左右,10日龄以后控制在70%-65%就可以了。湿度偏低时可以在室内挂湿帘,或在火炉上放水壶产生水气,也可以直接在地面上洒水。湿度过高时,则要加强通风,排除潮气。饮水器要放置牢固,防止歪倒。

养殖户在了解雏鸡成活率低的原因,提高雏鸡成活率的方法之后,还需要加强对疾病的预防治疗,防止疫病给养殖场带来严重的危害。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