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有不少养牛户咨询口蹄疫[口蹄疫Aftosa(属一类传染病)俗名“口疮”、“辟癀”,是由口蹄疫**所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相关的问题,口蹄疫又进入高发期。现在口蹄疫已经成为常见病,每年春秋两爆发,几乎每个养牛户都经历过,所以目前抓好牛口蹄疫的防治工作尤为必要,以下为大家详细介绍牛口蹄疫的诊断方法,怎么治疗牛口蹄疫?
牛口蹄疫的诊断方法
一、流行病学
口蹄疫**对三十多种动物易感,绝大多数为牛、羊、猪等偶蹄动物,尤其是奶牛的发病率较高。本病一年四季均可流行和发生,以冬、春两季发病率较高。患病牛和耐过康复牛为主要传染源。消化道和呼吸道是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本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和空气进行感染,健康牛可通过直接接触病牛而被感染,也可通过被**污染的圈舍、水源、器械、饲料及其他非易感的动物、人员等媒介被感染。空气传播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方式,**能随风散播到50~100km以外的区域,**在风、沉降或大雨等作用下污染到传播媒介物上,继而引起奶牛感染。
二、症状
(1)口蹄疫**侵入动物体内后,经过2~3日,有的则可达7~21日的潜伏时间,才出现症状。症状表现为口腔、鼻、舌、*房和蹄等部位出现水泡[水泡一词有多个含义:1、水面上或水里面的半球状或球状气泡。],12~36H后出现破溃,局部露出鲜红色糜烂面;体温升高达40~41℃;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脉搏和呼吸加快;流涎呈泡沫状;*头上水泡破溃,挤*时疼痛不安;蹄水泡破溃,蹄痛跛行,蹄壳边缘溃裂,重者蹄壳脱落。犊牛常因心肌麻痹死亡,剖检可见心肌出现淡**或灰白色、带状或点状条纹,似如虎皮,故称“虎斑心”。有的牛还会发生*房炎、流产症状。
(2)牛的潜伏期2~7天,可见体温升高40℃~41℃,流涎,很快就在唇内、齿龈、舌面、颊部粘膜、蹄趾间及蹄冠部柔软皮肤以及*房皮肤上出现水泡,水泡破裂后形成红色烂斑,之后糜烂逐渐愈合,也可能发生溃疡,愈合后形成斑痕。病畜大量流涎,少食或拒食;蹄部疼痛造成跛行甚至蹄壳脱落。该病在成年牛一般死亡率不高,在1%~3%之间,但在犊牛,由于发生心肌炎和出血性肠炎,死亡率很高。
三、临床诊断
根据该病传播速度快,典型症状是口腔、*房和蹄部出现水泡和溃烂,可初步诊断。
四、鉴别诊断
该病与水泡性口炎的症状相似,不易区分,故应鉴别。其方法是采集典型发病的水泡皮,研细,以pH7.6的磷酸盐缓冲液(PBS)制成1:10的悬液,离心沉淀,取上清液接种牛、猪、羊、马、*鼠,如果仅马不发病,其它动物都发病,即是牛口蹄疫。折叠实验室诊断
取牛舌部、*房或蹄部的新鲜水泡皮5~10g,装入灭菌瓶内,加50%**生理盐水,低温保存,送有关单位鉴定。
怎么治疗牛口蹄疫?
一、治疗指南
一旦发病,则应及时报告疫情,同时在疫区[疫区是指**或病菌所能传播的地区。]严格实施**、隔离、消毒、紧急接种及治疗等综合措施;在紧急情况下,尚可应用口蹄疫高免血清或康复动物血清进行被动免疫,按每公斤体重0.5~1毫升皮下注射[注射,指的是借助注射器一类的医疗器械将液体或气体注入人体,以达到诊断、治疗、预防疾病的目的。],免疫期约2周。疫区**必须在后1头病畜痊愈、死亡或急宰后14天,经全面大消毒才能解除**。患良性口蹄疫之牛,一般经一周左右多能自愈。为缩短病程、防止继发感染,可对症治疗。
二、对症治疗
(1)牛口腔病变可用清水、食盐水或0.1%高锰酸钾液清洗,后涂以1%~2%明矾溶液或碘**,也可涂撒中药冰硼散(冰片15克,硼砂150克,芒硝150克,共研为细末)于口腔病变处。(2)蹄部病变可先用3%来苏儿清洗,后涂擦龙胆紫溶液、碘**、青霉素软膏等,用绷带包扎。(3)*房病变可用肥皂水或2%~3%硼酸水清洗,后涂以青霉素软膏。患恶性口蹄疫之牛,除采用上述局部措施外,可用强心剂(如安钠咖)和滋补剂(如葡萄糖[葡萄糖(Glucose)(化学式C6H12O6)是自然界分布最广且最为重要的一种单糖,它是一种多羟基醛。]盐水)等。
三、血清治疗
若刚起水泡,水泡没有破裂,只需用天行健动物药业的天健[天健会计师事务所介绍。]牛毒清注射一次,水泡即可干瘪消失。若口鼻、蹄子周围的水泡已破溃,流血,甚至蹄壳已脱落,需用天健牛毒清注射两次,同时防止心肌炎的继发。水泡破溃处可结痂。结痂脱落后完全恢复正常。天健牛毒清折叠发生口蹄疫的重疫区
1.尽早注射(天健牛毒清),越早越好,**控制在潜伏期,提高牛群免疫力。
2.已感染牛群(天健牛毒清)注射两天,4-5天结痂脱落后完全恢复正常,可解除隔离。
3.对感染后恢复的弱仔群体,每天加强消毒,五天后注射(天健牛毒清)再加强一针,防止再次感染
四、注射****反应的症状
(1)一般反应。个别牛注射**后精神萎靡不振、产奶量下降、食欲减退、体温稍升高。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1~3天后恢复正常。(2)严重反应。因个体差异,个别牛注射**后会出现急性过敏反应,呼吸加快、可视黏膜充血、水肿、肌肉震颤、瘤胃臌气、口角出现白沫、倒地抽搐,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折叠**反应的预防折叠**反应治疗措施
(1)对严重反应:建议迅速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5毫克[毫克一种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视病情缓解程度,20分钟后可以重复注射相同剂量一次,肌肉注射[肌肉注射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注射治疗方法,指将药液通过注射器注入肌肉组织内,达到治病的目的。]*****(非那根)500毫克,肌肉注射****磷酸钠30毫克(孕畜不用)。对已休克牛,除应迅速注射上述药物外,还须迅速针刺耳尖、大脉*(劲静脉沟前三分之一处的劲静脉上)放血少许、尾根*(尾背侧正中,荐尾结合部棘突间凹陷处)、蹄头*(蹄冠缘背侧正中,有毛与**交界处,即三、四蹄上缘,每蹄内外各1*,共8*)。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将去甲肾上腺素10毫克,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000毫升静滴,如体温低于36.5℃的患牛除可用上述药物外,另加乙酰辅酶A1000单位、ATP(三磷酸腺苷)200毫克、肌苷3000毫克、25%葡萄糖2000毫升静滴。待牛苏醒,脉律恢复后,撤去此组药,换成5%葡萄糖盐水2000毫升,加入维生素C5克,维生素B63000毫克,静滴,然后再用5%硫酸氢钠液500毫升,静滴即可。
(2)对一般反应:一般只须迅速肌肉注射*****(非那根)500毫克、****磷酸钠30毫克(孕畜不用),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5毫克即可,病畜很快康复。
五、预防未发生牛口蹄疫时的措施
平时要积极预防、加强捡疫,常发地区要定期注射口蹄疫**。常用的**有口蹄疫弱毒**、口蹄疫亚单位苗和基因工程苗,牛在注射**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力可维持4~6个月。
(1)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保持牛床、牛舍的清洁、卫生;粪便及时清除;定期用2%苛性钠对全场及用具进行消毒。
(2)加强检疫制度,保证牛群健康。不从病区引购牛只,不把病牛引进入场。为防止疫病传播,严禁羊、猪、猫、犬混养。
(3)定期接种口蹄疫**。
六、已发生牛口蹄疫时的措施
(1)尽快确诊,并及时上报兽医和监督机关,建立疫情报告制度和报告网络,按国家有关法规,对牛口蹄疫进行防制。
(2)及时扑杀病畜和同群牛只,在兽医人员的严格监督下,对病畜扑杀和尸体无害化处理。
(3)严格**疫点疫区,消灭疫源,杜绝疫病向外散播。场内应定期的、全面进行消毒。
(4)疫区内后1头病畜扑杀后,经一个潜伏期的观察,再未发现新病畜时,经彻底消毒,报有关单位批准,才能解除。
以上就是牛口蹄疫的诊断方法,怎么治疗牛口蹄疫的具体内容,希望本文对养牛的朋友有所帮助。养殖户一定要做到不从疫区引购牛只,新购进牛只必须经隔离观察后,经检疫合格方可入场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