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症状

发病初期,对虾体表长有黄绿色或棕色绒毛状物,行动迟缓,对外来**反应慢,体表粘液有滑腻感。用显微镜观察可见钟形虫、累枝虫和聚缩虫等纤毛虫

[纤毛虫属纤毛门(Ciliophora),大多数纤毛虫在生活史的各个阶段都有纤毛,以纤毛作为运动细胞器。]

类原生动物及有机碎屑、污物、丝状藻。发病中晚期,对虾周身被有厚厚的附着物

[附着物是依附于不动产且分离后不能发挥效用的物。]

南美白对虾纤毛虫病的防治方法

,鳃部挂有污泥且粘液增多,呼吸困难,鳃丝受损,体质下降,继发感染细菌或**病,导致对虾食欲减退,甚至不摄食,进而导致大批量的死亡。

二、发病原因

此病在有机质

[有机质泛指土壤中来源于生命的物质,包括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及其分泌物以及土体中植物残体和植物分泌物。]

多的水中极易发生,尤其是立秋过后昼夜温差开始加大,池塘易出现“泛底”现象,导致池底有机物

[有机物即为有机化合物。]

泛起。纤毛虫病的主要危害是影响对虾的呼吸,在低溶氧的情况下更易大批死亡。此病的发生与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

、池底有机质含量、水体

[水体 ,水的集合体。]

富营养化

[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饵料的种类及投喂量等有密切关系。养殖户为了提高单产,盲目提高放养密度却没有切合其养殖条件;在养殖中使用过量的饵料引起池底有机质含量超标、水体富营养化,水中具有大量的有机质,促进了纤毛虫等病原生物的繁殖,这些原因都导致对虾抵抗力弱、生长缓慢、发生纤毛虫感染和其他病害。

三、防治方法

(1)经常使用“底巧”或“底改”,分解池底当中有机物;

(2)雨后使用“特力灭”水体消毒,减少病原菌的同时还可以通透水体;

(3)使用“绿水解毒安”解除藻类毒素,通透水体;

(4)出现少量纤毛虫时,以通透水体,促进虾蜕壳为主;可以使用明矾先净化水体,后使用生物底改处理;

(5)大量出现纤毛虫时,可以先采用药物灭杀,后进行通透水体,改底工作。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