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广东、江西、湖南、安徽等地有不少的外塘越冬[词目:越冬 拼音:yuèdōng 英文: 释义:犹过冬。]甲鱼[甲鱼(AmydaSincnsis),是鳖的俗称,也叫团鱼、水鱼、是卵生两栖爬行动物,是龟鳖目鳖科软壳水生龟的统称。],这些外塘甲鱼,大部分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在头年9月底开始盖保温[保温是一种科学、高效的节能技术措施,可以使热量的散发传导速度减慢。]大棚,第二年[小说类型都市言情内容简介一位女孩爱上了一位不能爱的男孩,她很爱他,但是却不能跟他讲爱他的事。]5月中下旬[一个月分为三旬:上旬,中旬和下旬。]拆除,部分池塘在越冬期间[期间,是指期日与期日之间的时间长度。]有锅炉加温。但总结现状,这些保温效果都不甚理想,水温[“**水的温度”的一种简称。]远远低于甲鱼生长要求的温度(29℃~32℃);部分水温甚至在10℃以内,甲鱼进入冬眠[冬眠也叫“冬蛰”。]状态。综上,本文将这些统统规整于越冬甲鱼。
在第二年5月中下旬后,气温上升,水温随之提高,甲鱼从冬眠状态开始大量摄食、进入快速生长状态,但诸多病害也随之而来。因此,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处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毒
水温在10℃~12℃时,甲鱼即会钻入泥沙中潜藏越冬,越冬期间甲鱼的新陈代谢显着降低,但仍会有呼吸。如若是久未清理[清理,指彻底整理或处理;治理,清理疆内,外诛暴强。]的老池塘,池底泥沙中蓄积着大量的**酸盐、硫化氢、氨氮和甲烷,甲鱼就会在越冬期间或者越冬后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甚至死亡。建议每年彻底清理一次池底淤泥,多用池底改良制剂,如降硝解毒宝,特别是在甲鱼越冬前可大剂量使用,一般每方水用量10克。
二、生物致病体的侵袭和感染
甲鱼在越冬期间的抵抗力弱,其生病的临界阈值较冬眠前降低很多,致病体的侵袭就来的容易得多,这也是为什么甲鱼在冬眠后极易患病的原因。
三、甲鱼内伤、体质大幅下降,衰竭而死
部分甲鱼在越冬前有疾病或处于亚健康状态,越冬前达不到越冬所需要的肥满度,经过一个没有摄食的漫长冬季,加上内伤的消耗,体质极度衰弱,导致越冬期间死亡,特别是冬眠结束后甲鱼开始运动时,由于耗能陡然增加,甲鱼内脏功能迅速衰竭,导致大量死亡。建议在越冬前对甲鱼进行严格选别,挑选出发病、瘦弱的甲鱼,只有活力好、肥满度高的健康甲鱼才能放养越冬。此外,在越冬前2个月,对甲鱼投喂高品质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并在饲料中添加3%左右的冬化鱼油,以达到甲鱼快速催肥的目的,使甲鱼体内蓄积有足够的能量用以越冬期间的消耗。
四、败血症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11~6月份,特别是甲鱼越冬结束,拆除保温棚后。病原体嗜水气单胞菌侵袭甲鱼的肝脏、肾脏、脾脏和血液,发病甲鱼的头顶、底板、四肢充血,严重者口鼻出血、腹腔充血。该病多呈暴发状,一旦发作较难控制。预防时建议每年清理一次池塘,至少2年彻底清理一次,池底泼洒生石灰并搅拌混合;养殖期间做好日常消毒;并在饲料中经常添加好肝胆,用量为2~3克/公斤饲料,以用以保护甲鱼的免疫**。发病时,如若感染严重,须将池水全部排干,加入新水,并用消毒剂消毒;内服:每公斤饲料中添加3克头孢拉定、水产复合B粉10克,连用10天。
五、腐皮和疥疮
该两种病在拆除保温棚后也有一个多发、暴发的过程,多是由越冬期间水温温差大、温度低引起的。
总之,越冬对甲鱼来说是一个严峻的生死考验,越冬前的饲喂管理尤为重要;越冬后要仔细观察,发现状况及早处理,依然能达到亡羊补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