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甲鱼[甲鱼(AmydaSincnsis),是鳖的俗称,也叫团鱼、水鱼、是卵生两栖爬行动物,是龟鳖目鳖科软壳水生龟的统称。]的时候,通常会发现甲鱼会出行性早熟[性早熟是一种以性成熟提前出现为特征的性发育异常。],实际上养殖5个月以上(有的甚至3、4个月就开始出现)的温室[温室,又称暖房,指有防寒、加温和透光等设施,供冬季培育喜温植物的房间。]甲鱼出现少量“性早熟”现象是正常的,但是如果“性早熟”现象比较严重那就是一种病症了!主要原因涉及两大要素:
(1)温室的环境。温室的环境因素包括:在养殖过程中片面追求控高温快速生长,甲鱼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就会比较烦躁,性冲动[性冲动是指在性激素和内外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对性行为的渴望与冲动。]也就比较激烈;
(2)甲鱼处于亚健康[我国很多学者都提出过亚健康的评价方法或诊断标准,其中陈国元、陈青山、刘保延、陶茂萱等学者提出的评价方法或诊断标准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状态,如:过高的温度促使水体的有机物分解速度加快,快速、大量耗掉水中的溶解氧[溶解在水中的空气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水的温度都有密切关系。],使得水体的氨氮、**酸盐[**酸盐,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值偏高,导致甲鱼处于亚健康状态;另外,甲鱼的内脏**[人体主要内脏**:心 肝 肺-neizangqiguan]功能受损,或体内致病菌[致病菌(Pathogenic bacteria ) 是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也被称为病原微生物,其包括细菌、**、螺旋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支原体、真菌及放线菌等。]数量已繁殖累积但尚未导致剧烈病变前的亚健康状态。
因此,预防甲鱼“性早熟”首先要调控好水环境,并定期使用碘制剂给养殖水体消毒;其次在甲鱼养殖3、4个月后就可以给甲鱼饲喂保肝[肝就像一个**银行,负责管理身体三大货币(气、血、水)流通。]利胆的药物[药物是用以预防、治疗及诊断疾病的物质。](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市面上很多商品类似保肝的药物其主要成分是**,要注意甄别,选用中药成分的保肝药物),同时,不要平面追求甲鱼的摄食量导致盲目追求增大投喂量,注意温室的水温调控,不宜过高。
当甲鱼出现“性早熟”时,首先应分析原因,认真观察逐项排除,然后辅以些许药物,不排除致病因仅以药物来治疗,是无法取得效果的。辅助的药物主要是三类:
(1)葡萄糖、免疫多糖、寡聚糖等糖类和**多矿;
(2)消炎抗菌药物;
(3)清凉解毒的中草药。
此外,据浙江湖州的甲鱼病害专家推荐,当甲鱼出现***外露时,给甲鱼饲喂8~9天的“活力钙”,效果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