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小种鹅品种有哪些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鹅的品种有哪些(广东鹅的品种有哪些)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鹅的品种有哪些

1、按地理特征分类  以往对鹅的品种,多从地理环境分布分类,如中国鹅、法国图鲁兹鹅、英国埃姆登鹅、埃及鹅、加拿大鹅、东南欧鹅、德国鹅等等,这仅是世界上部分国家鹅种中的一些代表品种,其性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中国鹅就包括众多的地方品种,各品种均有自身的特点,但也有很多相似性状。  2、按经济用途分类  随着人们对鹅产品的需要不同,选育产生了一些优秀的专用品种。如法国的郎德鹅、图鲁兹鹅,匈牙处的玛加尔鹅,意大利的奥拉斯白鹅等是进行肥肝生产的专用品种。肉用的如我国的狮头鹅,德国的莱茵鹅等生长速度快,料肉比高的品种,又如我国的浙东白鹅在当地特定优良环境条件下,根据人们食鹅的喜好(喜食不加任何调味品直接用清水烹饪的“白斩鹅”),经不断选育,不但具有早期生长速度快、料肉比高、耐粗饲等优良特性,还形成了肉质细嫩鲜美的独特性状。此外,还有产蛋率高的如我国的豁鹅、太湖鹅等品种,也有的具有羽绒性状好或对当地环境适应性强等专门化品种。  3、按体形大小分类  这是目前最常用的分类方法,它根据鹅的体重大小分大型、中型、小型三类,小型品种鹅的公鹅体重为3.7-5.0公斤,母鹅3.1-4.0公斤,如我国的太湖鹅、乌棕鹅、永康灰鹅、豁鹅、籽鹅等。中型品种鹅的公鹅体重为5.1―6.5公斤,母鹅4.4―5.5公斤,如我国的浙东白鹅、皖西白鹅、溆浦鹅、四川白鹅、雁鹅、伊犁鹅等,德国的莱茵鹅等。大型品种鹅的公鹅体重为10-12公斤,母鹅6-10公斤,如我国的狮头鹅、法国的图鲁兹鹅、郎德鹅等。  4、按产蛋性能的高低分类  不同品种鹅的产蛋性能差异很大,高产品种年产蛋高达150枚,甚至200枚,如豁鹅。中产品种,年产蛋60-80枚,如太湖鹅、雁鹅、四川白鹅等。低产品种,年产蛋25-40枚,如我国的狮头鹅、浙东白鹅等,法国的图鲁兹鹅、郎德鹅等。  5、按性成熟早晚分类  根据性成熟日龄可分早熟型、中熟型和晚熟型。早熟型开产期在130日龄左右的小型和部分中型鹅种;中熟型开产期在150-180日龄的中型鹅种;晚熟型开产期在200日龄以上的大型鹅种。  6、按羽毛颜色分类  鹅按羽毛颜色不同分为白鹅和灰鹅两大类。在我国北方以白鹅为主,南方灰白品种均有,但白鹅多数带有灰斑,有的如溆浦鹅同一品种中存在灰鹅、白鹅两系。国外鹅品种以灰鹅占多数,有的品种如丽佳鹅苗鹅呈灰色,长大后逐渐转白色。

鹅的品种有哪些?

在中国南方马冈鹅,狮头鹅这两种最出名。

马冈鹅长10斤(市斤)左右,狮头鹅长25斤(市斤)左右。

鹅的品种有多少,分别是哪些?

  中国鹅(Chinese goose)

  中国鹅原产**东南,分布於欧亚各地,目前正统中国鹅只有白色与褐色两种,属轻型鹅种,颈长、尾短向上,纤细优美体态类似天鹅。头部有角质瘤冠,白色中国鹅全身羽毛纯白,眼为蓝色,喙、瘤冠与脚胫均为橘**。褐色中国鹅羽毛颜色呈淡灰褐色到褐色间,胸腹和颈前为淡色或白色,眼为棕色,喙及瘤冠为黑色,脚胫为橘**。

  中国鹅姿态优美,富吸引力,其皮下脂肪薄肉质鲜美,生长快速,成年公鹅体重 5.5 公斤,母鹅重 4.5 公斤,具赖菢性,在**之母鹅年产蛋数仅约 30-40 个,以第 2 年之产蛋数为最多。中国鹅多饲养於桃园、新竹地区,民间鹅种多以二种中国鹅杂交饲养。

  白罗曼鹅(White Roman goose)

  白罗曼原产於义大利,是欧洲最古老的品种,外表类似爱姆登种,但体型较爱姆登小,国内系於** 62 年自丹麦引进选育之白羽商用品系,故称白罗曼。白罗曼属中型体型之鹅种,全身羽毛白色,眼为蓝色,喙、脚胫与趾均为橘红色,生长迅速,饲养约 90 天体重达 5 公斤时出售,中国鹅要多养 2周,成熟公鹅体重 6-6.5 公斤,母鹅体重 5-5.5 公斤,年产蛋数 40-45 个,目前白罗曼是**地区饲养最多的鹅种。

  畜产试验所彰化种畜繁殖场自** 82 年起进行以白罗曼鹅品系选育计画,依系统孵化之选育鹅群经生长检定育成后,改以个别笼饲,使能收集准确之个体产蛋等繁殖性能资料以建立系谱,母系以产蛋数为选拔重点,公系则重视受精力与体型。

  爱姆登鹅(Embdem goose)

  原产於德国,属中体型选育鹅种。**** 64 年自美国引进,全身羽毛白色,眼为蓝色,喙、胫与趾均为橘红色,爱姆登鹅在孵化初期可依毛色鉴定性别,可靠性达 85%,成熟体重公鹅可达 11 公斤,母鹅重 9 公斤,年产蛋数约 40 个,饲养并不普遍。

  土鲁斯鹅(Toulouse goose)

  原产法国土鲁斯城,属重型鹅种。颈背部羽毛呈淡灰色,胸、腹羽毛为淡色及白色,喙、胫及趾均为橘**。** 73 年自美国引进**,生长及产蛋性能不如白罗曼鹅,且羽毛及皮肤颜色不受民间喜好,致饲养未能在**普遍,成熟公鹅体重 13 公斤,母鹅 10 公斤,蛋产季节可年产 20-35 枚。

  狮头鹅(Shi Tou goose)

  原为早先饲养於闽粤一带之大型中国鹅,**引进后於新竹、苗栗一带客家庄饲养,头上有角质瘤冠,颈下有一明显之肉髯,头大似狮而得名,外型与非洲鹅相似,体重可达 10 公斤,疑有非洲鹅之血统,故绰号『鹅王』。产蛋季节在每年 9 月至翌年 4 月,平均年产蛋28个。**地区饲养狮头鹅因与中国鹅杂交,目前已难找到典型狮头鹅。

鹅的品种有哪些?

我国主要鹅的品种有籽鹅,豁眼鹅,雁鹅,狮头鹅,皖西白鹅,四川白鹅,浙东白鹅,太湖鹅。而国外的主要品种有莱茵鹅,朗德鹅,埃姆登鹅,图卢兹鹅。

鹅的品种有哪些

我国主要鹅的品种:

籽鹅原产于东北松辽平原,广泛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全身羽毛洁白;体小而紧凑,体躯呈卵圆形;颈细长,无咽袋或偶有咽袋,头顶有缨状头髻,头上额包较小,眼虹彩为灰色;腹部不下垂,喙胫及蹼皆为橙**。籽鹅适应性强,产蛋性能高。成年公鹅体重4.0~4.5kg,母鹅体重3.0~3.5kg。籽鹅羽毛生长较快,60日龄全身羽毛长全。6个月龄左右开产,年平均产蛋量100枚左右(个体鹅最高年产蛋量可达到170枚),蛋重平均为130g,蛋壳白色。籽鹅成熟早,但无就巢性。公、母配种比例为1:5~7,春季受精率可达90%以上,受精蛋孵化率85%以上。籽鹅以产蛋性能高而著称,是世界上少有的高产鹅种。多用于系统选育,培育蛋鹅的高产品种,也可用于改良某些品种的繁殖性能,是杂交配套系的优良母本。

雁鹅体形较大,全身羽毛紧贴,头部圆而略方。上嘴基部的肉瘤黑色,质地柔软,呈桃形向上突出,喙黑色,足呈橙**,爪黑色。颈细长,具腹褶,个别有喉袋。颈背有一条醒目的褐色条纹。体背灰褐,各羽缘白色。腹部白色或灰白色,肉瘤边缘和喙的基部具白边。原产于安徽省西部的六安地区,主要分布于霍丘、寿县、六安、舒城、肥西等县。近来雁鹅逐渐向东南扩展,已进入安徽的宣城、郎溪、广德一带和江苏西南。雁鹅体型较大,体质结实,全身羽毛紧贴。头部圆形略方,有黑色肉瘤,质地柔软,呈桃形或半球形,向上方凸起。眼球黑色,大而灵活,虹彩灰蓝色。喙扁阔,黑色。胫、蹼多为橘红色,个别有黑斑。爪黑色。体躯呈长方形,胸深广,背宽平,有腹褶,个别鹅颌下有小咽袋。成年鹅羽毛呈灰褐色或深褐色,颈的背侧有1条明显的灰褐色羽带。体躯羽毛从上向下逐渐变浅,至腹部成为灰白色或白色;背、翼、肩及腿羽皆为灰褐色镶白边的镶边羽;肉瘤的边缘和喙的基部大部分有半圈白羽。雏鹅全身羽绒墨绿色或棕褐色,喙、胫、蹼呈灰黑色。雁鹅是中国灰色鹅品种的典型代表。成年公鹅体重为5.5~6.0kg,成年母鹅为4.7~5.2kg,60日龄仔鹅体重为2.1~2.5kg;210~240日龄开产,年产蛋量25~35枚,平均蛋重为150g,蛋壳白色;公母比例1:5。受 精率85%以上。受精蛋孵化率70~80%。雁鹅早期生长快,体型中等,适应性强,就巢性较强,肉用性能较好,可以进一步选育其肉用性能和群体整齐度,形成独具特色的肉用鹅种。

狮头鹅是我国唯一的大型鹅种,也是亚洲唯一的大型鹅种,因成年鹅头形似狮头而得名,产于广东省。狮头鹅前额肉瘤发达,向前突出,覆盖于喙上。两颊有左右对称的肉瘤1--2对,肉瘤黑色。颌下咽袋发达。成年公鹅体重8.85千克,母鹅7.86千克。70日龄平均体重公鹅6.42千克,母鹅5.82千克。在改善饲料及不让母鹅孵蛋的情况下,母鹅个体平均产蛋量达35--40枚。 狮头鹅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饲养。

浙东白鹅主要产于浙江省象山、定海等县。成年公鹅平均活重5公斤。母鹅一般5-6月龄开产。好的母鹅每年有3-4个产蛋期,每期产蛋量为8-12枚。每产完一期蛋即就巢孵化。浙东白鹅早期生长速度较快。雏鹅初生重平均95克。在放牧条件下,60日龄活重3.5公斤,70日龄活重3.7公斤即可上市出售。

四川白鹅全身羽毛洁白,紧贴在体表。喙和足桔红色。虹彩灰蓝色。公鹅体型稍大,头颈较粗,体躯稍长,额部有一个呈半圆形的肉瘤。母鹅颈细长,肉瘤不明显。产于四川省温江、乐山、宜宾、永川和达县等地,在江浙一带称为隆昌鹅。四川白鹅是我国中型鹅中基本无就巢性、产蛋性能优良的品种。四川白鹅配合力好,是培育配套系中母系母本的理想品种。四川白鹅成年公鹅体重5-5.5公斤。雏鹅初生重71克,60日龄重2.5公斤,90日龄重3.5公斤。母鹅无抱窝性,每年产蛋60~80个,最多的可达100个。蛋壳白色,平均重146克左右。

太湖鹅羽毛白色、紧密而结构紧凑,额部肉瘤发达,形圆而光滑,淡姜**,公鹅比母鹅的肉瘤大而明显。喙和足桔红色,爪白玉色。颈细长,呈弓形。是小型鹅种,原产于江苏、浙江两省的太湖流域。太湖鹅早期生长快,仔鹅80-100日龄体重可达3-4公斤,肉质鲜美,是生产肉用仔鹅的优良品种。母鹅5月龄开产,年产蛋60-80枚。

豁眼鹅体形较小,额前长有桔红色的肉瘤,肉瘤表面光滑。喙桔红色。最具特点的是其眼,豁眼鹅的眼呈三角形,上眼睑有一豁缺。颌下有咽袋,颈长呈弓形。前躯挺拔高抬。母鹅腹部丰满下垂,豁眼鹅体羽白色,足桔红色。主要分布在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四川等地。该品种在山东省称为五龙鹅,在辽宁省称为昌头鹅,在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称为疤拉眼鹅。早期生长迅速,5月龄平均体重可达3.5公斤。母鹅8-9月龄开产,无就巢性,年产蛋120-180枚,蛋重120-140克。

皖西白鹅原产于安徽西部丘陵山区的霍邱和寿县。广泛分布于霍邱、寿县、六安、肥西、舒城、长丰等地。具有生长快、觅食力强、耐粗饲肉质和羽绒品质优良等特点。皖西白鹅体型中等。头顶有桔**肉瘤,公鹅体躯略长,母鹅呈圆形。**丰满,体态高昂。全身羽毛白色,喙橙**,胫、蹼橘**。有少数鹅颌下有咽袋。少数个体头顶部有顶心毛。成年公鹅体重5.5~6.6kg,母鹅5~6kg,60日龄仔鹅体重3.0~3.5kg,90日龄可达到4.5kg。母鹅开产日龄180d左右。年产蛋量25枚左右;无就巢性的母鹅年产蛋量约50枚。平均蛋重142g。公母配比为1:4~5,种蛋受精率88%左右,受精蛋孵化率可达92%。

养鹅应该种植什么草和菜最合适,我想联系专业机构或教授

  种草养鹅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也是优化畜牧业结构的一个重要途径。种植一亩黑麦草可养鹅300只左右,料肉比由放牧养鹅的3:1降至2:1,每只鹅可节约饲料粮 7斤左右,种植一亩黑麦草养鹅可节约饲料粮2000斤,等于夏熟每亩产粮2000斤,比种小麦增产1300斤,加上种草比种麦节约成本50元,每亩田一年可增加纯收入700元。由于种草养鹅解决了养鹅的饲草问题,养鹅业得到发展,农民还可从中获得更大的利益,这将对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稳定发挥积极的作用。在种草养鹅过程中,要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种好牧草   要种好牧草,首先要选择好草种,达到既要高产,又要食口性好,还要能满足不同季节供草的需要。我市属苏中里下河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夏秋季节野生杂草较好,可以利用,冬季和早春青饲料短缺。划种选择应以冷季型牧草为主(如多花黑麦草、冬牧-70黑麦)暖季型牧草为辅(如菊苣、苦荬菜等)。   其次是加强田间管理。一般草的种籽比麦种要小得多,精耕细作,平整土地就显得十分重要。要想出苗齐,长得好,还得开好一套沟,加强水肥管理和苗期除草工作,要象种蔬菜那样精心种植牧草。   再次,合理利用,坚持割草养鹅,采用草架饲喂,不搞直接放牧,提高单位面积载禽量。利用的原则是适时刈割,适度留茬,以利再生。饲喂苗鹅需嫩草,刈割间隔时间宜短,青年鹅消化能力强,待牧草长到20-30cm高度时再行刈割,后期要增加刈割频率,可减缓牧草衰老,延长利用时间。   二、养好仔鹅   养好仔鹅,一要搭建好棚舍,棚址要选择地势高,通风好,水源足,排水畅的地方,棚子要达到防漏、保温、通风的要求,面积按10只/m2计算。附近要有池塘或河流让鹅子洗浴。配备供温设施,确保冬季育雏成功,否则有草不能养鹅造成浪费。还要配备料槽、水槽、草架等其它设备。二是备足补饲精料,单靠吃草不能满足鹅子生长发育需要,每只鹅仔需饲料6-7公斤。补喂原则是育雏期精、青各半,并逐渐减少,青年期以草为主,后期增加用料量,催肥上市,还要根据膘情灵活掌握。三要做好疾病防治和饲养管理工作,实施二针一驱的模式,即打好一日龄小鹅瘟防疫针;15日龄副粘**防疫针;40日龄用广谱驱虫药驱虫。平时注意观察鹅群,做到三看,一看精神,二看采食,三看粪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抓好温度、湿度、空气新鲜度的控制和日常消毒卫生工作。   三、搞好草鹅结合   种草为了养鹅,养鹅是种草的目的,种草、养鹅是两个相联的环节,只有紧密结合才能成功。在实施种草养鹅这项工程时,首先要规划好种草品种、面积和养鹅的数量及批次,做到有草就有鹅,草能满足供应,鹅能及时消化。现介绍二种模式,供参考。   模式1。欧花黑牧草或冬牧-70黑麦。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供草期11月至翌年6月上旬,亩产量可达8000公斤,分批刈割喂鹅,每亩可养鹅300只左右。分3-4批套养,第一批11月份进雏30只/亩,元月底上市;第二批元月底2月初进雏50只/亩,4月上旬上市;第三批3月初进雏120只/亩,5月中旬上市;第四批4月初进雏120只/亩,6月上旬上市。这种模式解决了稻麦产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削减小麦面积难的难题。   模式2。菊苣或苦荬菜。菊苣是多年生植物,一次播种多年利用,第一年产量低,第二年进入盛产期,亩产量8000公斤,供草期4-11月份。苦荬菜属一年生牧草,品质好,蛋白质含量高,3月份播种,亩产4000公斤,供草期4-11月份。菊苣有短暂的高温季节生长缓慢期,而苦荬菜7、8月份气温高生长最旺盛,两种牧草兼种,能收到互补效果。这种模式辅以野生杂草,每亩可养鹅300只左右,分3-4批套养。第一批4月中旬进雏30只/亩,6月下旬上市;第二批5月份下旬进雏100只/亩,8月上旬上市;第三批6月中旬进雏100只/亩,8月下旬上市;第四批8月上旬进雏80只/亩,11月份上市。   牧草的产量与管理有极大的关系,在施足基肥的前提下,每次刈割后适当多施肥料,搞好水肥管理,才能提高产量,提高品质。种草养鹅还应根据牧草长势,适时调整鹅群数量,防止饲草不足或浪费。两种模式并用可以常年养鹅。   种草养鹅模式三种   种植业结构的养鹅生产的发展提供了极好机遇。种草养鹅已经成为各地多种经营发展新的增长点。养殖户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准适合当地的种草养鹅推广模式。   1、养鹅生产主要集中在上半年,适宜种植多花黑麦草。多花黑麦草为禾本科越年生牧草,秋季播种,生长到第二年夏季死亡。它再生能力强,耐刈、耐牧,右以多次收割利用。产量较高,亩产可达5000公斤以上,肥水充足时可达8000-9000公斤。黑麦草品质优良,适口性好,鹅爱吃。对于种鹅下半年需要的青料,可以种植苏丹草解决。苏丹草是一年生牧草,春季播种,秋季死亡,供草期6-10月,亩产4000-5000公斤。虽然产草量、草品质和适口性不太理想,但苏丹草易栽培,只要掌握最佳刈割时间,还是能满足养鹅需要的。   2、下半年种草养鹅时间安排。随着各种优良品种鹅的推广,孵坊开孵时间提前,11月份就有苗鹅供应,多花黑麦草应在10月下旬收割水稻前7-10天套播。这样,多花黑麦草当年11月底12月初就可以收割利用。以后根据草的生产情况和鹅的需要反复收割,一般在黑麦草株高30-60厘米时刈割。从播种至次年5月底可收割4-5次,每次相隔25天左右。苏丹草适宜春播,一般在株高70-80厘米时刈割利用。饲养菜鹅11月份即可购进苗鹅,以充分利用多花黑麦草。饲养种鹅,在清明前选留符合品种要求的种鹅,根据孵坊需要种蛋的时间做到适时开产。   3、合适的种养比例、种草面积可根据养鹅数量规划。为了充分提高养畜量,减少种草面积,养殖户可利用一些天然牧草,在桑地的农户可以在桑地种蔬菜喂鹅。通常每亩多花黑麦草可以养200只菜鹅,每只菜鹅需要青料30公斤左右。分批饲养菜鹅,分段收割利用黑麦草,既有利于现割现喂,又能保证青饲料经常供应。例如,养500只菜鹅可规划种多花黑麦草2.5亩,分2-3批饲养。   种草养鹅喂鱼肥田增产增益   江苏省金坛市涑渎乡专业户朱罗小以田为业,自1996-1999年从自家承包的120亩农田中划出50亩地,秋种时不种小麦和油菜,只种饲料(黑麦草),开展了草一鹅(鱼)一稻种养的多元结构,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几年来冬作农业每亩净增效益508.80-587.20元,同时也改善了农田的生态环境。   一、种草套养、调优结构   种草套养即是秋种草、冬春养鹅 (鱼)、夏栽稻。秋种草则为水稻收获前3-5天将黑麦草草种套播于田中,亩播2.5-3.0kg种子,当水稻收获后追施高含量复合肥20-30kg/亩,促使黑麦草早生分蘖快长,生育期利用季节为11月至来年6月,可刈割4-6次,亩产鲜草6000-8000kg。冬春养鹅(鱼)则为11月底购首批鹅苗(尤昌鹅)进行拦网圈养,分期套养鹅四批,每批历时60天出栏,同时前批与后批分别间隔30天套养,即第一批养至30天时进第二批鹅苗,待第一批成鹅出栏后进第三批鹅苗,第二批成鹅出栏后再进第四批鹅苗,整个养鹅周期历时120天;于此同时,春季气温回升,黑麦草生长旺盛,草料喂鹅尚有剩余时可刈割用作鱼饲料,据实践每亩田可解决500尾成鱼3个月的青饲料。夏栽稻则分采用直接泡田后浅旋耕或耕翻压青后栽水稻。冬作农业采用种草养鹅(鱼)转制方式,解决了种麦效益低之现实,开创了产业结构调优的先河,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培肥地力、改善生境   历年冬作种草养鹅能不断提高土壤肥力,改善物理性状,促进良性循环。实践证明,每亩黑麦草可养鹅35-40只,同时可增加优质有机肥300-500kg,收到了边用边养的效应。据历年水稻收获后采土样测定分析,末种草养鹅前的基础地力分别是:有机质15.3/kg、全氮0.97mg/ kg、碱解氮109.4mg/kg、速效磷3.5mg/kg、速效钾54mg/kg、容量1.31g/cm3、总孔隙40.3%;种草养鹅后第一年土壤理化性状即为有机质 17.6g/kg、全氮1.08g/kg、碱解氮138.3mg/kg、速效磷8.8mg/kg、速效钾88mg/kg、容重1.l2g/cm3、总孔隙度50.6%;第二年为有机质19 .4g/kg、全氮1.16g/kg、碱解氮154.lmg/kg、速效磷11.4mg/kg、速效钾99gm/kg、容重0.93g/cm3、总 孔隙度为54.4%;第三年为有机质20.2g/kg、全氮1.21g/kg、碱解氮163.5mg/kg、速效磷13.2mg/kg、速效钾106mg/kg、容重0.89g/cm3、总孔隙度56.1%;第四年为有机质25.7g/kg、全氮1.38g/kg、碱解氮177.6mg/kg、速效磷17.5mg/kg、速效钾1l9mg/kg、容重0.85g/cm3、总孔隙度57.9%。实行种草养鹅不仅杜绝了冬作麦油生产使用农药所产生的残留,而且培肥了地力,大大减少了水稻生产中化学肥料的用量,促进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其绿色食品的开发利用。   三、高产稳产、促进增收   草食稻种养结合,既确保高产稳产,又促进增收,与同类型田块的麦、稻轮作方式相比,节本、增谷、增收成效显著。节本:由于优质有机肥的不断投入,栽种水稻时即可减少化肥用量,尤其是氮化肥,从历年稻作实际施氮素水平来看,亩产600-650kg稻谷只需施10.25kg纯氮,比一般常规田节省l0kg纯氮,若每公斤纯氮按3.60元计,每亩则节本36元。增谷:四年平均亩产增32.8kg,若百公斤稻谷按142元计,即增收46.58元。增效:就种草养鹅而言,每亩草料可饲养35-40只成鹅,每只成鹅平均增益11.68元,亩增效益则达408.80-467.20元;同时可刈割剩余鲜草用来喂鱼,每亩又可增效100-120元,连同节本增谷增效每亩净增效益591.38-669.78元。改变冬作传统的种植方式,发展种草养鹅(鱼),既优化产业结构组合,促进良性循环,又使冬作农业得到多途利用,是农业生产挖潜增收的有效举措。   种草养鹅的技术要领   1、要选择优良牧草品种:以进口特高四倍体多花黑麦草种为最好,该品种叶长而宽、生长快、结实迟、产量高。禁用农家自留草种播种。   2、要适时播种:一般不应迟过10月中旬,稻草轮作的推广稻套草,稻草的共生期可以   达到三周,水稻收割后应立即清除稻草腾田让茬,防止焐伤草苗,开沟理墒,追施苗肥,促进牧草转化生长。   3、要合理刈割,严禁草田放牧:牧草长至25cm以上时便开始刈割,刈割时离地面留茬5cm,以利再生长,为防止纤维木质化,应及时刈割,保证牧草的鲜嫩,提高利用率。任何时间都要禁止在草田中放牧,以免造成牧草浪费。   4、要施足肥料:实践证明,每亩牧草整个生长期需保证纯氮40千克,基肥还需有机肥和磷、钾等复合肥。追施氮肥很重要,每次刈割前3~5天施肥可以便于肥料吸收和防止肥水伤苗。   经测算,通过上述几项关键措施,每亩牧草鲜草产量可达5000千克左右。种草的目的是养鹅,生产效益的体现是养好鹅。   5、要抓好养鹅的几个关键环节:   一是选好种。选择适合本地区饲养的品种。例如,苏北地区适宜的饲养品种是新扬州鹅和隆太杂交鹅,它们羽毛洁白,生长快,饲料报酬高,适应性强,一般情况下,65日龄体重在3.25千克左右。二是选好苗。要选择具有先进炕孵技术的,按防疫、消毒程序实施生产的炕坊,品种特征明显、生长发育好的苗鹅进行育肥饲养。三是分好批。每亩牧草可养商品鹅100~120只,但切不可一次性饲养,否则会造成牧草前期太小鹅不够吃,后期草老鹅不能吃的矛盾。合理的批次是冬鹅饲养量占30%,早春鹅占40%,迟春鹅占30%。四是补好料。牧草养鹅也需补充精料,一般每只商品鹅约需精料4~5千克,精料要求营养全面,并要实行阶段饲喂,最好使用颗粒饲料。五是做好防疫。要按程序对鹅进行防疫,对种鹅未进行小鹅瘟注射或种鹅防疫时间较长的种蛋孵出的苗鹅,应在出壳24小时内注射小鹅瘟**,10~14日龄时注射副粘**和禽流感**。育雏期应给防消化道、呼吸道疾病的药物饮水,迟春鹅在25日龄和45日龄分别用广谱驱虫药进行驱虫。同时要十分重视消毒工作,养殖场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消毒制度。六是育好雏。育雏是养好商品鹅的关键阶段,雏期的苗鹅体温调节差、消化功能和抗应激能力等都十分微弱,所以要严格按有关技术切实掌握好育雏阶段的温度、湿度、密度、分群、开水、开食等关键工作,确保雏鹅的成活率。   春季提高雏鹅成活率的措施   春季气候寒冷潮湿,致病因素多,刚出壳的雏鹅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不强, 因此必须加强饲养管理;否则,容易引起疾病发生,重者导致死亡。笔者根据实践总结出提高成活率的措施如下:   1、场地选择与消毒:购进春雏鹅前半个月,应把饲养场地、设备彻底冲洗干净,然后用15%生石灰或2%烧碱水消毒,再用清水冲洗;鹅棚完全封闭,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第二天开门和开窗通风排气;垫料用的稻草消毒后晒干。另外,消毒前应把鹅棚和设备、用具进行维修,饲养场地包括运动场地和游泳池修整,保持运动场地平坦和游泳池不漏水。   2、严抓保温和防湿:修整鹅棚以增加鹅棚保暖性和牢固性,备足育雏用的竹篮和保暖物品及消毒过的干稻草,雏鹅调节体温能力差,保温时间为2-3周,保温时间长短和温度增减,要根据环境气温变化和雏鹅生长发育情况而定,通常是1-5日龄为26-28℃,6-10日龄为24-26℃,11-15日龄为22-24℃,16-20日龄为20-22℃,往后保持,18℃以上,日常注意观察,防止相互取暖而发生挤压(夜间用竹篮分装春雏鹅),过夜时更应注意定时查看,遇有挤压,用手拨开。如果春雏鹅蜷缩拥挤而不食,鸣叫低沉,说明温度过低;当春雏鹅散开,张嘴呼吸,绒毛潮湿,饮水数增加,叫声高而短,表明舍温过高,对上述情况应及时调整温度,减少或增加通风。潮湿对雏鹅的危害性很大,且影响生长发育,湿度大,春雏鹅容易受凉,导致伤风感冒、下痢等;高温高湿时,鹅体向外散热受到抑制,影响新陈代谢,食欲下降,抵抗力减弱,也容易得病。一般湿度保持在60-65%。随着春雏鹅日龄的增长,采食、饮水与排粪量增加,鹅棚湿度增大,因此应做到勤换勤垫,应每天更换一次干草,适量撒布生石灰、草木灰,通风换气,降低鹅棚内的湿度。   3、选出好鹅苗:购苗时,应当选择有严格防疫和消毒制度、种鹅体格健壮、出雏率高的种鹅场。 雏鹅应选出壳早、体重大、体质、外貌优良、绒毛松软,口鼻、*门干净和无分泌物,活泼好动,叫声洪亮的。   4、适时饮水,开食和放牧:应先饮水后开食,如先开食后饮水或连续数顿不饮水, 雏鹅遇水则暴饮致病, 俗称(抢水)。 通常出壳10-15小时绒毛干后,就发出叫声,能起身,如用手指引诱,大部分伸头张口啄食手指,有开食姿势,可饮0.02%高锰酸钾水溶液和含维生素B1、B6的水。条件许可时,在春季晴天的中午,将雏鹅放到清洁的河水中,水深不超过雏鹅的踝关节,让雏鹅自由饮水,首次饮水时间不能太长,以3-5分钟为宜;雏鹅的饮水量根据气温情况而定,一般每天2-3次;如遇气温较低时,可在室内用水盒饮水。开食时, 用篷布或塑料薄膜铺在地上,撒上清洗晾干的丝状青饲料(如莴苣叶、甘蓝、黑麦草)和已用水浸泡过的碎米(先淘净,浸泡1小时),然后将雏鹅放入,任意吃食,随吃随加。   应当充分保证青饲料的供给,适量增加日粮中的蛋白质,不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做到定时定量,少给勤加,每2-3小时喂1次,每天喂6-8次;一周龄的雏鹅,每昼夜喂食6-7次,白天5-6次(2.0-2.5小时一次),晚上喂食是养好雏鹅的重要条件,同时也可检查温度防止挤压。7日龄后,在气温24℃以上晴天,可先在浅水塘内放水;10日龄后可在温度24℃左右的晴天,选择在有水有草的地势平坦地方放牧放水,让其自由采食,适当运动,提高适口性。 如遇天冷*雨时,在半月龄以后放水。初放水时间要短,随日龄增加而延长;放牧放水时要注意预防惊群、日晒、雨淋、惊雷和鼠害。   5、合理分群 因春季天气变化极大等因素,时常会出现行动迟缓、食欲不振、精神沉郁、排粪异常等病雏,应将病雏鹅隔离,按大小、强弱分群饲养。   6、搞好防疫和消除鼠害 春季天气寒冷潮湿, 细菌、**最易侵入,引发疾病,所以出壳后按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才能保证雏鹅健康生长。 在日常饮水中加入大蒜素或饲料中拌入大蒜素,青饲料添加穿心莲、鱼腥草,以防止白痢、大肠杆菌。鼠和蛇对雏鹅危害最大,常在晚上咬死雏鹅, 所以夜间应有灯光并加强看护

鹅的品种有哪些?

在中国南方马冈鹅,狮头鹅这两种最出名。

马冈鹅长10斤(市斤)左右,狮头鹅长25斤(市斤)左右。

狮头鹅肉和大白鹅肉有什么区别?

狮头鹅肉和大白鹅肉口感差别很大,还一个就是味道差别也很大。

狮头鹅为中国农村培育出的最大优良品种鹅,也是世界上的大型鹅之一。原产广东省饶平县浮滨镇。多分布于:澄海、潮安、汕头市郊。该鹅种的肉瘤可随年龄而增大,形似狮头,故称狮头鹅。颔下肉垂较大。嘴短而宽,颈长短适中,胸腹宽深,脚和蹼为橙**或黄灰色,成年公鹅体重10~12公斤,母鹅9~10公斤。

生长迅速,体质强健。成熟早,肌肉丰厚,肉质优良。但年产卵量少,仅有25~35个,每个卵重平均约有203克左右。极耐粗饲,食量大。75~90日龄的肉用鹅,体重为5~7.5公斤。行动迟钝,觅食能力较差。有就巢性,现已向全国各地推广。

狮头鹅的全身羽毛及翼羽均为棕褐色,边缘色较浅、呈镶边羽。由头顶至颈部的背面形成如鬃状的深褐色羽毛带。羽毛腹面白色或灰白色。狮头鹅体躯呈方形,头大颈粗,前躯略高。公鹅昂首健步,姿态雄伟。头部前额肉瘤发达,向前突出,覆盖于喙上。

两颊有左右对称的肉瘤1~2对,肉瘤黑色。公鹅和两岁以上母鹅的善肉瘤特征更为显著。喙短、质坚、黑色,与口腔交接处有角质锯齿。脸部皮肤松软,皱褶。

国内鹅的优良品种主要有哪些?

(1)狮头鹅 狮头鹅是中国鹅种中体型最大的品种,是世界三大重型鹅种之一。原产于广东省饶平县,主要产区在澄海县和汕头市郊。它与乌鬃鹅、马岗鹅、**鹅同为南方四大灰羽品种。成年公鹅体重10~12千克,母鹅体重8~10千克。肥肝性能好,肥肝平均重为538克,最大肥肝重1400克,肝料比1∶40。母鹅全年产蛋25~35枚。蛋重200克左右,蛋壳白色。母鹅开产日龄160~180天,控制在220~250日龄,公鹅配种年龄控制在200日龄以上。母鹅可利用5~6年,产蛋盛期2~4年。公母配比1∶5~6,种蛋受精率70%~80%,受精蛋孵化率85%~90%。

(2)皖西白鹅 原产于安徽西部丘陵山区。成年公鹅体重5.5~6.5千克,母鹅5~6千克。在一般放牧条件下,60日龄仔鹅体重3.0~3.5千克,90日龄可达4.5千克。肉用仔鹅半净膛屠宰率79.0%,全净膛屠宰率72.8%。母鹅开产日龄180天左右,就巢性强,年产蛋25枚左右。公鹅多在8~10月龄以后配种,公母配比1∶4~5。平均蛋重142克,蛋壳白色。种蛋受精率88%,自然孵化率92%,健雏率97%。

(3)溆浦鹅 溆浦鹅产于湖南省沅水支流溆水两岸,中心产区在新坪、马田坪、水车等地。成年公鹅体重6.0~6.5千克,母鹅5~6千克,仔鹅60日龄体重3.0~3.5千克。6月龄溆浦鹅屠宰率半净膛88%,全净膛80%。平均填肥21天后,肥肝平均重为627.51克,肝料比1∶28.03。180日龄达性成熟,控制在200~210日龄开产。年产蛋30枚左右。平均蛋重212.5克,蛋壳多为白色,少数淡青色。公母配比1∶3~5。种蛋受精率97.4%,自然孵化率93.5%。

(4)浙东白鹅 主产于浙江省东部的奉化、象山、定海等县。成年公鹅体重5.0~5.8千克,母鹅4.2~5.2千克,70日龄体重3.2~4.0千克。屠宰率半净膛为81.10%,全净膛72.0%。肉质好,公鹅120日龄开始性成熟,初配控制在160日龄以后,利用3~5年。母鹅在150日龄左右开产。年产蛋38~42枚。平均蛋重149.6克,蛋壳白色。公母配比1∶10~15。种蛋受精率90%以上,自然孵化率90%左右。

(5)雁鹅 雁鹅产于安徽省西部的六安地区,通常称为“灰色四季鹅”。雁鹅是中国灰色鹅品种的典型代表。成年公鹅体重5.5~6.0千克,母鹅4.7~5.2千克。70日龄上市的肉用仔鹅体重3.5~4千克,半净膛屠宰率为84%,全净膛屠宰率为72%左右。公鹅150日龄达性成熟。公母配比1∶5,种蛋受精率85%以上,受精蛋孵化率80%。母鹅控制在210~240日龄开产,年产蛋量25~35枚。平均蛋重150克,蛋壳白色。

(6)四川白鹅 主产于四川省温江、乐山、宜宾和隆昌等地。四川白鹅是我国中型鹅中基本无就巢性、产蛋性能优良的品种。成年公鹅体重5.0~5.5千克,母鹅4.5~4.9千克。公鹅性成熟期为180日龄左右,母鹅于200日龄开产。母鹅基本无抱性,平均年产蛋量60~80枚。平均蛋重146.28克,蛋壳白色。公母配比1∶3~4,种蛋受精率85%,受精蛋孵化率84%。

(7)豁眼鹅 原产于山东莱阳地区,因集中产区地处五龙河流域,故又名五龙鹅。现在其分布地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成年公鹅体重3.72~4.44千克,母鹅体重3.12~3.82千克,仔鹅90日龄体重3.0~4.0千克。开产日龄180天,配种控制在210~240日龄。母鹅年产蛋80~100枚,蛋重130克,2~3岁为产蛋高峰期。

(8)乌鬃鹅 原产于广东省清远市,主产区在该市北江两岸、江口、源潭、洲心、附城等处。在放牧条件下8周龄上市体重可达2.5~3千克;在舍饲条件下加强饲养8周龄上市体重可达3~3.5千克。半净膛屠宰率88%,全净膛屠宰率78%。母鹅140日龄开产,平均年产蛋量为30枚。平均蛋重为145克,蛋壳白色。公母配比1∶8~10。公鹅控制在8月龄配种。种蛋受精率88%,受精蛋孵化率92%。

(9)**鹅 又称**黄鬃鹅,属小型灰羽品种。主产于广东省**市,分布于邻近的阳春、电白、恩平、台山等地。雏鹅28日龄(4周龄)成活率为96%以上。在使用配合饲料、舍饲条件下,70日龄上市;放牧加补饲的条件下,80日龄左右上市。上市平均体重可达(3375±250)克。公鹅配种适龄为160~180日龄,母鹅150~160日龄开产。全年产蛋4窝,平均蛋重(145.2±26.7)克。公母鹅比例为1∶5~6,种鹅利用年限5~6年。

(10)马岗鹅 主产于广东开平市马岗乡,有170多年的历史。佛山、肇庆、湛江和广州等地也有分布。成年公鹅体重5.45千克,母鹅4.75千克。肉鹅在一般饲养条件下,90日龄体重达3.5~4千克;在以配合饲料舍饲的条件下,63日龄平均体重达3.2千克,肉料比为1∶2.45。母鹅一般控制在140~150日龄开产,年产蛋34~35枚。平均蛋重168.5克,蛋壳白色。公母配比1∶5~6,种鹅利用年限5~6年。

鹅的品种有哪些?

我国主要鹅的品种有籽鹅,豁眼鹅,雁鹅,狮头鹅,皖西白鹅,四川白鹅,浙东白鹅,太湖鹅。而国外的主要品种有莱茵鹅,朗德鹅,埃姆登鹅,图卢兹鹅。

我国主要鹅的品种:

籽鹅原产于东北松辽平原,广泛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全身羽毛洁白;体小而紧凑,体躯呈卵圆形;颈细长,无咽袋或偶有咽袋,头顶有缨状头髻,头上额包较小,眼虹彩为灰色;腹部不下垂,喙胫及蹼皆为橙**。籽鹅适应性强,产蛋性能高。成年公鹅体重4.0~4.5kg,母鹅体重3.0~3.5kg。籽鹅羽毛生长较快,60日龄全身羽毛长全。6个月龄左右开产,年平均产蛋量100枚左右(个体鹅最高年产蛋量可达到170枚),蛋重平均为130g,蛋壳白色。籽鹅成熟早,但无就巢性。公、母配种比例为1:5~7,春季受精率可达90%以上,受精蛋孵化率85%以上。籽鹅以产蛋性能高而著称,是世界上少有的高产鹅种。多用于系统选育,培育蛋鹅的高产品种,也可用于改良某些品种的繁殖性能,是杂交配套系的优良母本。

雁鹅体形较大,全身羽毛紧贴,头部圆而略方。上嘴基部的肉瘤黑色,质地柔软,呈桃形向上突出,喙黑色,足呈橙**,爪黑色。颈细长,具腹褶,个别有喉袋。颈背有一条醒目的褐色条纹。体背灰褐,各羽缘白色。腹部白色或灰白色,肉瘤边缘和喙的基部具白边。原产于安徽省西部的六安地区,主要分布于霍丘、寿县、六安、舒城、肥西等县。近来雁鹅逐渐向东南扩展,已进入安徽的宣城、郎溪、广德一带和江苏西南。雁鹅体型较大,体质结实,全身羽毛紧贴。头部圆形略方,有黑色肉瘤,质地柔软,呈桃形或半球形,向上方凸起。眼球黑色,大而灵活,虹彩灰蓝色。喙扁阔,黑色。胫、蹼多为橘红色,个别有黑斑。爪黑色。体躯呈长方形,胸深广,背宽平,有腹褶,个别鹅颌下有小咽袋。成年鹅羽毛呈灰褐色或深褐色,颈的背侧有1条明显的灰褐色羽带。体躯羽毛从上向下逐渐变浅,至腹部成为灰白色或白色;背、翼、肩及腿羽皆为灰褐色镶白边的镶边羽;肉瘤的边缘和喙的基部大部分有半圈白羽。雏鹅全身羽绒墨绿色或棕褐色,喙、胫、蹼呈灰黑色。雁鹅是中国灰色鹅品种的典型代表。成年公鹅体重为5.5~6.0kg,成年母鹅为4.7~5.2kg,60日龄仔鹅体重为2.1~2.5kg;210~240日龄开产,年产蛋量25~35枚,平均蛋重为150g,蛋壳白色;公母比例1:5。受 精率85%以上。受精蛋孵化率70~80%。雁鹅早期生长快,体型中等,适应性强,就巢性较强,肉用性能较好,可以进一步选育其肉用性能和群体整齐度,形成独具特色的肉用鹅种。

狮头鹅是我国唯一的大型鹅种,也是亚洲唯一的大型鹅种,因成年鹅头形似狮头而得名,产于广东省。狮头鹅前额肉瘤发达,向前突出,覆盖于喙上。两颊有左右对称的肉瘤1--2对,肉瘤黑色。颌下咽袋发达。成年公鹅体重8.85千克,母鹅7.86千克。70日龄平均体重公鹅6.42千克,母鹅5.82千克。在改善饲料及不让母鹅孵蛋的情况下,母鹅个体平均产蛋量达35--40枚。 狮头鹅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饲养。

浙东白鹅主要产于浙江省象山、定海等县。成年公鹅平均活重5公斤。母鹅一般5-6月龄开产。好的母鹅每年有3-4个产蛋期,每期产蛋量为8-12枚。每产完一期蛋即就巢孵化。浙东白鹅早期生长速度较快。雏鹅初生重平均95克。在放牧条件下,60日龄活重3.5公斤,70日龄活重3.7公斤即可上市出售。

四川白鹅全身羽毛洁白,紧贴在体表。喙和足桔红色。虹彩灰蓝色。公鹅体型稍大,头颈较粗,体躯稍长,额部有一个呈半圆形的肉瘤。母鹅颈细长,肉瘤不明显。产于四川省温江、乐山、宜宾、永川和达县等地,在江浙一带称为隆昌鹅。四川白鹅是我国中型鹅中基本无就巢性、产蛋性能优良的品种。四川白鹅配合力好,是培育配套系中母系母本的理想品种。四川白鹅成年公鹅体重5-5.5公斤。雏鹅初生重71克,60日龄重2.5公斤,90日龄重3.5公斤。母鹅无抱窝性,每年产蛋60~80个,最多的可达100个。蛋壳白色,平均重146克左右。

太湖鹅羽毛白色、紧密而结构紧凑,额部肉瘤发达,形圆而光滑,淡姜**,公鹅比母鹅的肉瘤大而明显。喙和足桔红色,爪白玉色。颈细长,呈弓形。是小型鹅种,原产于江苏、浙江两省的太湖流域。太湖鹅早期生长快,仔鹅80-100日龄体重可达3-4公斤,肉质鲜美,是生产肉用仔鹅的优良品种。母鹅5月龄开产,年产蛋60-80枚。

豁眼鹅体形较小,额前长有桔红色的肉瘤,肉瘤表面光滑。喙桔红色。最具特点的是其眼,豁眼鹅的眼呈三角形,上眼睑有一豁缺。颌下有咽袋,颈长呈弓形。前躯挺拔高抬。母鹅腹部丰满下垂,豁眼鹅体羽白色,足桔红色。主要分布在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四川等地。该品种在山东省称为五龙鹅,在辽宁省称为昌头鹅,在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称为疤拉眼鹅。早期生长迅速,5月龄平均体重可达3.5公斤。母鹅8-9月龄开产,无就巢性,年产蛋120-180枚,蛋重120-140克。

皖西白鹅原产于安徽西部丘陵山区的霍邱和寿县。广泛分布于霍邱、寿县、六安、肥西、舒城、长丰等地。具有生长快、觅食力强、耐粗饲肉质和羽绒品质优良等特点。皖西白鹅体型中等。头顶有桔**肉瘤,公鹅体躯略长,母鹅呈圆形。**丰满,体态高昂。全身羽毛白色,喙橙**,胫、蹼橘**。有少数鹅颌下有咽袋。少数个体头顶部有顶心毛。成年公鹅体重5.5~6.6kg,母鹅5~6kg,60日龄仔鹅体重3.0~3.5kg,90日龄可达到4.5kg。母鹅开产日龄180d左右。年产蛋量25枚左右;无就巢性的母鹅年产蛋量约50枚。平均蛋重142g。公母配比为1:4~5,种蛋受精率88%左右,受精蛋孵化率可达92%。

鹅 大笨鹅的种类有哪几种

大型鹅品种  一、狮头鹅是我国惟一的大型鹅种,因前额和颊侧肉瘤发达呈狮头状而得名。狮头鹅原产于广东饶平县溪楼村。现中心产区位于澄海市和汕头市郊;在北京、上海、黑龙江、广西、云南、陕西等20多个省区均有分布。 狮头鹅体型硕大,体躯呈方形。头部前额肉瘤发达,覆盖于喙上,颌下有发达的咽袋一直延伸到颈部,呈三角形。喙短,质坚实,黑色,眼皮突出,多呈**,虹彩褐色,胫粗蹼宽为橙红色,有黑斑,皮肤米色或*白色,体内侧有皮肤皱褶。全身背面羽毛、前胸羽毛及翼羽为棕褐色,由头颈至颈部的背面形成如鬃状的深褐色羽毛带,全身腹部的羽毛白色或灰色。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