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想让大闸蟹提前上市?到底是不是“想得美”?


大家好!我是饶小坤,很久不见,别来无恙!昨晚在朋友那边吃了几个目前这个阶段的螃蟹[螃蟹隶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甲壳亚门,软甲纲,真软甲亚纲,十足目,腹胚亚目,短尾下目。],总体来说质量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是,有些螃蟹还是有一些些微苦的呢!当龙虾跟螃蟹摆在一块的时候,螃蟹确实是能够轻易脱颖而出的,通俗点讲也就是吃完螃蟹之后,就不会再想去吃龙虾了哈!吃饭的时候提到一个问题,如何才能让螃蟹提前[指预计发生的事情在预计时间段之前提早发生。]上市?今天就根据这个问题来跟大家聊一聊!

影响螃蟹提前上市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说,盐度,温度,营养,溶氧等,不可能所有的因素都拉出来讲一遍,今天在这里跟大家讲一个影响螃蟹提前上市的因素——温度!

对于一个螃蟹来讲,蜕五壳之后,这是最后一次蜕壳,就意味着[动词,代表;表示;标志着。]它已经表面意义上“成熟[成熟,词语,泛指达到完成生物某系统的代表性阶段的状态。]”了,但是,并没有真正的性成熟[性成熟(sexual mation) 是个体发育的一个方面。]!蜕完五壳之后,要想尽可能得到完全意义上的性成熟就是需要大量积累营养物质[糖类、脂类、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和纤维素七大类,通常被称为营养物质。],但是,为何有的地区螃蟹就是上市早,有的就是上市迟一些呢?其实,很大一个影响因素是温度!

因为作为生物本能,活着就是为了繁衍后代,这个物种才可以继续生存下去!那么!对于螃蟹来讲就很现实了,螃蟹必须赶在大降温封冰之前,爬上岸,按它们的生殖洄游[生殖洄游又称产卵洄游。]的习性,它们需要在大降温之前爬到海水里面进行繁殖交配!

很多人估计对螃蟹的生殖洄游习性不了解,这里简单科普一下:

河蟹一生中的大多数时间是在淡水湖泊、江河中度过的,当其性腺[性腺主要指男性的**、女性的卵巢。]发育成熟后,便会成群结队地降河奔向海淡水交界的浅海地区,在那里交配、产卵和繁育后代。这种长途跋涉[长途跋涉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cháng tú bá shè,指路途遥远的翻山渡水。]的过程,就是河蟹生活史中的生殖洄游,或称为降河生殖洄游。

河蟹可以在淡水中生长,但其性腺在淡水中只能发育到第四期末,达到生长成熟,如继续在淡水中,其性腺发育将受到抑制,不能完成生殖过程。只有在适当的盐度**下,河蟹的性腺才能由生长成熟过渡到生理成熟,性腺才能发育到第五期,从而实现雌雄蟹交配、雌蟹怀卵、繁殖后代。因而生殖洄游是河蟹生命周期中的一个必然阶段,对种族延续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温度则是影响河蟹洄游的一个很重要外界因素,俗语说“西风响,蟹脚痒”,当西风吹起、水温开始降到河蟹的生长适温以下时,成熟的河蟹即抓紧时机向河口洄游,并随着水温的下降,河蟹的活动能力也下降,这样子你们应该就比较容易理解为何螃蟹必须赶在大降温之前要抓紧时间积累大量的营养物质了,就是为了长途跋涉的生殖洄游的过程有足够的体能能够来支撑。

那么可以想象的是今年的9月13日是中秋节[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如果按照目前的气温来讲的话,想要赶在中秋节时候质量好,确实还是有很有难度的,除非五壳结束后有明显的降温,如果五壳之后,还是目前这种偏高气温,很多螃蟹就算五壳蜕完,在中秋节前肥度也不够,腿也不会硬,没办法出售,那个时间点螃蟹肯定供不应求,价格不会低!

那么既然如此?如何才能让螃蟹尽可能提前成熟呢?肥度以及饱满度都更好呢?


结合我这篇文章重点分析的气温因素,思路有两个可以考虑的方向:

第一个方向:气温方面,需要有大降温的**,让它们感受到,快要降温了,它们需要逼迫它们自己提前积累大量营养物质,而且这种情况下就意味着必须要压缩积累营养物质的时间,当然,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螃蟹提前上市,这也就是为**东东营,新疆等地区的螃蟹会比整个江苏地区的螃蟹上市要早,主要是因为这两个地区降温降的比江苏这边要早很多!当然,很多人讲,我没办法控制气候气温变化,也改变不了我养螃蟹的地区怎么办?那只能说大环境我们改变不了,我们改变我们塘口的小环境,你们就可以去思考了,五壳之后,如何在改变不了气温变化的情况下,让塘口水温能够低下来?

第二个方向:投喂方面,上面其实讲过了,对于螃蟹而言,提前上市就意味着,需要提前积累大量的营养物质,温度**是一种形式能够让它们主动的大量进食,积累大量的营养物质!另外,一种考虑思路就是能不能诱食让螃蟹大量吃料,如果可以的话,是不是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答案是肯定的,经过近两年的实践验证,五壳之后,开始用“蟹宝宝”拌料内服能够明显提高螃蟹摄食量,只要螃蟹肯大量进食那就是好事情,肥度那些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好了,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文章不长,因为时间有限,希望里面的观点能够帮到一部分养蟹人,我是饶小坤,我们下期再见!



作者:饶小坤
文本编辑:饶小坤
图片编辑:饶小坤
文章排版:饶小坤
公众账号:养蟹者说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