鳜鱼养殖之小瓜虫病防治技术


1、症状

先由多子小瓜虫[小瓜虫属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凹口科、小瓜虫属,主要寄生在鱼类的皮肤、鳍、鳃、头、口腔及眼等部位,形成胞囊呈白色小点状,肉眼可见。]的幼虫,侵入鳜鱼[鳜鱼,又叫桂鱼、鳌花鱼,肉食性,无鳞鱼类,属于分类学中的脂科鱼类。]皮肤和鳃部寄生而致病。在幼虫发育为成虫后,在鱼的皮肤、鳍条或鳃部肉眼可见布满白色小点状囊泡,故又称白点病。病鱼[《病鱼》,黄咏梅的短篇小说,讲述了我们这个时代令人痛心的闰土故事。]体表黏液增多,表皮破损发炎[发炎定义炎症(英语:Inflammation),俗称发炎。],局部坏死。鳞片脱落,鳍条腐烂,鳃部受伤损严重时引起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主观感觉和客观征象的综合表现,患者主观上感觉吸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为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的改变。]。此虫甚至侵袭***[***是眼睛前端一层透明薄膜。],使眼发炎变瞎。因此病鱼表现反应迟钝[反应迟钝就是无法如正常人一样对**做出恰当的反应,或者反应得较慢。],漂浮水面,食欲减退,引起鱼体消瘦,最后因呼吸困难而大批死亡。

2、危害[危险灾害。]

小瓜虫病主要危害鳜鱼夏花阶段和鱼种阶段。以6~7月危害严重。


3、防治方法

(1)放养前用生石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彻底清塘,杀灭虫体和胞囊。
(2)用鱼朗净Ⅱ全池泼洒[【词目】泼洒 【读音】pō sǎ 【释义】将水或其他细小东西向外倒洒,使散开。],用量为2~3毫克/千克。
(3)按每立方米水体用生姜2.6克、辣椒粉[辣椒粉是红色或红**,油润而均匀的粉末,是由红辣椒,黄辣椒,辣椒籽及部分辣椒杆碾细而成的混合物,具有辣椒固有的辣香味,闻之刺鼻打喷嚏。]0.5克,先将生姜捣烂,加入辣椒粉,混合后煮沸,全池泼洒。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