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科技入户典型经验介绍:以科技为先导 提高河蟹养殖经济效益


南京市高淳县砖墙镇仙圩村养殖户俞升荣2008年养殖河蟹面积36亩,总投入95350元,亩均投入2649元,总收入213350元,其中河蟹5950斤,产值196350元,总毛利118000元,亩均毛利3278元。他的主要做法如下。

一、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在去年冬季抽干池水经过曝晒后清整,每亩用生石灰250斤化浆后泼洒,消灭病菌及隐蔽的敌害生物,池塘进水30cm左右经日晒后种植水草,为河蟹栖息蜕壳[蜕壳,读音为tuì ké,是汉语词语,解释为蜕皮、遗骸。]提供场所,又可吸收水中氨、氮、**酸盐[**酸盐,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等,同时在炎热的夏季又可起到降温的作用,还可为河蟹提供饵料[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种植品种有轮叶黑藻、伊乐藻、苦草等。在水草种植前亩施2—3公斤复合肥作基肥。螺蛳既是河蟹喜爱吃的活饵料[ ...],又能摄取水体的有机营养物质,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螺蛳分阶段投放,3月份[月份属于文化类,包含一年中的12个月每个月都可称为一个月份,并且有较多别称。]、6月份、8月份各亩投放300斤左右。

二、搞好种苗的放养[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和套养[ ...]

蟹种的质量是决定河蟹养殖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前提,蟹种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活力较强。3月份亩放规格为70只/斤的蟹种550只。同时在3月份每亩套养青虾苗15斤,5月份每亩套养规格为5厘米以上鳜鱼苗20尾,用于清除池塘野杂小鱼,在蟹种放养的同时每亩搭配放养花白鲢50尾,抑制藻类的蔓延和调节水质。

三、科学投喂、精心饲养

在蟹种放养初期加强营养,确保第一次顺利蜕壳,提高成活率,投喂全价蛋白颗粒饲料[颗粒饲料是具有营养全面,稳定性强的饲料,在水中不易溃散,不易污染水体,易消化吸收,农户省工又省力等优点,深受广大水产养殖户的青睐。],加煮熟的小鱼。在高温季节尽量减少动物性饵料的投喂,日投饲量为蟹体重的8%左右,后期以小鱼等动物性饲料为主,在整个饲养过程中,坚持做到不投腐烂变质的饲料,同时充分利用水域搞好螺蛳、虾类、饵料鱼等优质动物性饵料的培育,及时捞出残渣剩饵、水草等,以防败坏水质,滋生病菌。

四、积极防治,认真管理

在蟹病防治上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坚持以“生态防治为主,药物防治为辅”的方针。前三次蜕壳坚持杀纤毛虫、消毒。从6月份开始定期对水体消毒,同时投喂一个疗程的药饵。定期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改善底质。平时注意检查防逃设施,尤其在雨天排水口更要勤查,对塘埂也要修整,及时监测水体中溶氧、PH值、**酸盐、氨氮等指标,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蟹的敌害生物,如鼠、蛇等也要进行捕杀。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