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产褥热[产褥热,即“产后发热”,是指产褥期内,出现发热持续不退,或突然高热寒战,并伴有其他症状者,类似于西医的产褥感染。]病并不严重,但是如果病牛没有及时得到治疗,后果就会非常严重(导致死亡),为了避免损失发生,我们给大家提供奶牛产褥热的预防及治疗方法,具体如下:
养殖户如何预防治疗奶牛产褥热病
一、治疗方法
产褥热是产后的一种危重疾病,如不及时救治,多在3~5日内归于死亡。
1、从饲养管理入手
对病牛要加强护理,改善饲养,提高机体抵抗力。
2、药物治疗法一
药物治疗时,首先应消除引起全身感染的局部病灶。对*道创伤、溃疡面,可用0.1%温热(40~42℃)的高锰酸钾溶液或雷夫*尔冲洗,冲洗的药液须及时排出。避免引起感染扩散。但伪膜性*道炎要严禁冲洗,否则易引起扩散,可涂抹青霉素、土霉素[土霉素为淡**片或糖衣片,属于四环素类,可用于治疗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落基山热、***和Q热,支原体属感染和衣原体属感染等疾病。]、四环素、红霉素等软膏,如疼痛剧烈可在软膏中加入1%普鲁卡因。子宫内有渗出物时,可灌注青毒素200万单位,溶解于20~30毫升生理盐水[生理盐水,是指生理学实验或临床上常用的渗透压与动物或人体血浆的渗透压基本相等的氯化钠溶液。]中,或金霉素、土霉素2克,溶解于50毫升生理盐水巾。为了促进子宫内渗出物及残留胎衣碎块的排出,可肌肉注射[肌肉注射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注射治疗方法,指将药液通过注射器注入肌肉组织内,达到治病的目的。]脑下垂体后叶素5~10毫升(每毫升含10单位),每天l~2次。
3、药物治疗法二
为了控制感染和抑制进入体内的病原菌,可采用磺胺类[磺胺类药物是叶酸合成***,由于价廉和对泌尿道、沙眼等病原体感染的疗效而一直被使用。]药物及抗菌素。在磺胺类药物中,以黄安双甲基嘧啶(SM2)为药物。内服首次量O.14克/公斤,维持量0.07克/公斤,每天二次,连服3~5天,对牛产后败血症疗效极好。如同时与甲氧苄氨嘧啶(TMP)同服,效果更佳,剂量为磺胺双甲基嘧啶的1/5,同时肌肉注射青霉素300~400万单位及链霉素300~600万单位,每天分2~3次。也可内服磺胺嘧啶。首次量O.14克/公斤,维持量0.07克/公斤。加等量碳酸氢钠,每天2次,同时配合增效剂[增效剂,一般指本身不具备某种特定活性或活性较低,但在与具备此种活性的物质混用时,能大幅度提高活性物质的性能的一类物质。](TMP)则更好。亦可静脉注射[静脉注射(Intravenousinjection)是一种医疗方法,即把血液、药液、营养液等液体物质直接注射到静脉中。]磺胺嘧啶钠溶液100~200毫升,每天2次。长效磺胺疗效也很显着,如内服消炎磺或制菌磺,首次量为每公斤体重0.1克,维持量为每公斤体重O.07克,每天1次,连用8~5天,如与抗菌增效剂合并应用则效果更好,用量同上。
二、对症治疗
1、如心脏衰弱,可肌肉注射10%安钠咖、10%樟脑磺酸钠、20%樟脑油或强尔心等强心剂。2、发生脱水时,进行补液,如静脉注射复方氯化钠溶液、5%葡萄糖溶液、生理盐水等,并可加入强心剂。
3、如为轻度脱水,每次可补液2,000~3,000毫升;重度脱水,每次可补液3,000~5,000毫升,必要时,可加入10%氯化钙[氯化钙,一种由氯元素和钙元素组成的盐,化学式为CaCl2。]溶液100~150毫升。因氯化钙能改善病牛的全身状况,增强心脏活动,制止肢泻。但注射速度不宜过快,防止因急性心脏衰竭而死亡。
三、预防方法
加强护理:保持牛舍清洁干燥,多铺垫草,给予营养丰富而易消化的草料,保证充足饮水,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