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猪场打疫苗用什么工具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常用的清洁与消毒设备有哪几种?(常见清洁消毒方法有哪几种适用于何种物品)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常用的清洁与消毒设备有哪几种?
国内外常用的环境清洁消毒设备有以下两种:
(1)地面冲洗喷雾消毒机
94XP220冲洗喷雾消毒机工作压力为15~20千克/厘米2,流量为20升/分,冲洗射程12~14米,是工厂化猪场较好的清洗消毒设备。其主要优点是:高压冲洗喷雾,冲洗彻底干净,节约用水和药液;喷*为可调节式,既可冲洗,又可喷雾;活塞式隔膜泵可靠耐用;体积小,机动灵活,操作方便;工效高,省劳力。
(2)火焰消毒器
用药物消毒平均杀菌率只有84%,达不到杀菌率95%以上的要求。因此,一般猪场必须采用药物消毒两遍,这就加大了工作量和作业成本。此外,用药物消毒残留较多,而火焰消毒克服了这些缺点。火焰消毒器是利用煤油高温雾化,剧烈燃烧产生高温火焰对舍内的猪栏、饲槽等设备及建筑物表面进行瞬间高温燃烧,达到杀灭细菌、**、虫卵等消毒净化目的。其优点主要有:杀菌率高达97%;操作方便、高效、低耗、低成本;消毒后设备和栏舍干燥,无药液残留。
育肥猪打口蹄**应该打几毫升?
小猪一般要打什么**
1、
出生后
3~7
天预防仔猪伪狂犬病,
肌注或滴鼻伪狂犬基因缺失苗
1~1.5
头份。
2
、
7~15
天预防猪链球菌病,肌注多价链球菌蜂胶苗
2
头份,如在链球菌多发
区,可在
35~40
天加强一次。
3
、
15~20
天预防仔猪水肿病或副伤寒病,
肌注仔猪水肿或副伤寒**
1
头份即
可。
4
、
20~25
天预防蓝耳病,肌注猪繁殖与呼综合症活**,适用于阳性猪场
1
头
份。
5
、
21~28
天预防猪瘟,根据猪瘟抗体的半衰期,应选择合适的时间肌注猪瘟兔
化弱毒苗
4~5
头份。
根据临床经验
首免猪瘟不主张使用猪瘟脾淋苗或猪瘟脾苗,
一是其毒株强,
产生免疫力快;
二是不了解仔猪通过吃初*,
获得的母源抗体是
高还是低,
相应**对仔猪的**性强,
易引起仔猪发病。
60~65
天二免猪瘟时,
有基础免疫的情况下,
可以使用猪瘟脾淋苗或猪瘟脾苗,
使其产生的抗体更坚定。
6
、
30~35
天预防猪丹毒猪肺疫二联苗,两种病的发病日龄主要是
2
至
4
月龄
.
7
、
40~50
日龄根据季节及猪的用途,如育肥、留着后备母猪公猪,预防猪口蹄
疫,
加强蓝耳病、
伪狂犬病等**的免疫注射,
现在大家打口蹄疫**不用那么
紧张了,
用口蹄疫合成肽**,
高效安全免疫反应小,
解决了以往打口蹄疫**,
继发感染胸膜肺炎、喘气病、圆环**等病的难题。
注
以上所提供的**的接种程序仅供参考,各地应根据本地猪场的实际情况,
制定适合本场的免疫计划。
猪的免疫接种方法有哪些?
预防免疫已成为家禽疾病防治中的重要环节,在生产实践中常用的免疫接种方法有滴鼻、点眼免疫法,饮水免疫法,注射免疫法和喷雾免疫法,必须掌握正确的免疫接种方法及其注意事项。具体选用哪种接种方法应根据**种类、日龄及免疫目的而定,一般应以**的说明书为准。(1)滴鼻、点眼免疫
滴鼻、点眼免疫能确保每只鸭得到准确**量,达到快速免疫,形成良好的局部免疫,抗体效果好,用于弱毒活**的接种,适应于任何日龄,对于幼雏来说,这种方法可以避免或减少****被母源抗体的中和,免疫效果较好。这种免疫法可以产生整齐、均匀的免疫力,节省**,但是逐只接种,比较费时费力。操作时应使用厂家配套的稀释液和滴头;配制**时摇动不要太剧烈;**要现配现用,2小时内用完;**避免受热和阳光照射;点眼时滴头距离眼1厘米,以防戳伤眼;滴鼻时,用食指封住一侧鼻孔,以便**滴能快速吸入;滴鼻、点眼时,待**在眼或鼻孔吸收后再放开鸭;免疫接种后的废弃物应焚毁。
(2)饮水免疫
饮水免疫是一种便捷的接种方法,在生产中应用较多,将一定量**放入水中让鸭自由饮用,通过吞咽**,**离子经腭裂、鼻腔、肠道,产生局部免疫及全身免疫。比个体免疫省时省力,但饮水免疫**用量多,免疫不均匀,个体饮入**量不准确。为保证免疫效果,必须注意用于饮水免疫的**是高效价的,免疫前可加免疫增效剂;免疫前后3天不能饮水消毒;免疫前后1~2天禁止使用抗**药物;免疫前视季节和舍温情况限水2~3小时,以便及时饮水,并在短时间内饮完;在水中加入0.2%~0.3%的脱脂奶粉;不能使用金属器皿,稀释**用水量要适当,使用清洁不含氯、铁等离子的水稀释。
(3)注射免疫
注射接种最常用的是皮下注射、皮内注射、肌内注射、静脉注射等免疫方法。注射接种时,要注意油*剂**启封后,要在当天用完,活**在2小时内用完;接种过程中,注意摇匀**;注射器要严格消毒,勤换针头;接种前将油*剂**放置至温度25℃左右,一般至室温;**使用时不要直接倾倒,以免污染,可以用干净的连续注射器抽取;接种过程中注意调校注射器以保证剂量准确;油*剂**如有冻结破裂现象、异物或杂质存在不能使用;注射两种油*剂**时,应避免两种**接种在同一点上。
(4)喷雾免疫
此方法是用压缩空气通过气雾发生器,使稀释的**形成直径1~10微米的雾化粒子,均匀的浮游于空气中,随呼吸而进入体内,以达到免疫的目的。免疫前后可使用抗应激的药物,来增强免疫效果。操作时,应该注意使用高效价的**,剂量加倍;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稀释**;雾粒直径以1~10微米为最佳;气雾免疫时房舍应密闭,减少空气流动,并应无直射阳光为好。这种方法省时省力,适宜大群的免疫接种,有时会诱发呼吸道疾病。
小猪需要打什么**多呀
小猪需要打铁制剂**和猪瘟**,小猪生后2-3日龄内,肌肉注射铁制剂**,每头剂量100-150毫克铁。小猪生后20日龄接**瘟**。平时经常观察猪群采食、排粪情况及精神状态,发现疫病及时隔离治疗。小猪断奶后原窝转入仔猪培育舍,要及时进行**,逐渐养成在固定位置排便、睡觉、进食和饮水的习惯。舍内温度控制在25-20℃,相对湿度50%-70%,保持空气新鲜。每天清扫圈舍2次,每周会内通道用2%火碱水溶液或其他消毒药消毒1次。
扩展资料
小猪打**的注意事项
1、器械消毒。预防注射过程应严格消毒,针头应逐头更换,更不得一把注射器混用多种**。
2、注射部位消毒。猪需要注射部位用碘酊或酒精进行消毒,消毒时应逆毛消毒。
3、更换针头。猪**接种用的针头最好是一猪一针头,避免交叉污染,特别是紧急免疫或场内猪有隐**染疫病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猪
猪常用的几种**有哪些
请问仔猪期间都打什么**?谢谢
仔猪**免疫程序如何制定关于母猪的防疫过程
1、经产母猪空怀期:肌内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初产猪肌注1次细小**死活苗,以后可不注;头3年,每年3~4月份肌注1次乙脑苗,3年后可不注;每年肌内注射3~4次猪伪狂犬病弱毒**;产前45天、15天,分别注射K88、K99、987P大肠杆菌腹泻菌苗。
产前45天,肌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三联**;产前35天,皮下注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灭活苗;产前30天,肌注仔猪红痢**;产前25天,肌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三联**;产前16天,肌注仔猪红痢**。
2、种公母猪
每年春(2~3)月,秋(9~10)月猪瘟间隔7天,注射伪狂犬2毫升间隔7天,注射口蹄疫3毫升间隔7天注射细小**2毫升。
猪瘟:仔猪,21天做猪瘟首免,45~50日龄做猪瘟(注射)和肺疫(乙脑),仔猪下床做口蹄疫。
细小**,母猪第1次**时做细小**2毫升,种公猪半年1次口蹄疫间隔7天做细小**。
伪狂犬,种公猪做伪狂犬间隔7天再做1次效果更佳,产前母猪30天左右做伪狂犬。
扩展资料
母猪非常注意保护自己的仔猪,在行走、躺卧时十分谨慎,不踩伤、压伤仔猪,当母猪躺卧时,选择靠栏三角地不断用嘴将其仔猪排出卧位慢慢地依栏躺下,以防压住仔猪,一旦遇到仔猪被压,只要听到仔猪的尖叫声,马上站起,防压动作再重复一遍,直到不压住仔猪为止。
带仔母猪对外来的侵犯,先发出警报的吼声,仔猪闻声逃窜或伏地不动,母猪会张合上下颌对侵犯者发出威吓,甚至进行攻击。刚分娩的母猪即使对饲养人员捉拿仔猪也会表现出强烈的攻击行为。这些母性行为,地方猪种表现尤为明显。现代培育品种,尤其是高度选育的瘦肉猪种,母性行为有所减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母猪
养猪场是怎样防疫的?
养猪场是防疫的1、引种要严格检疫
猪传染病发生的原因很多,但引种不检疫是把外地疫病引到本省、本场的主要原因之一,甚至通过引种把国外一些猪的疫病也引到我国来,这种实例在生产中并不鲜见,不少养殖场或养殖户希望能得到质量好的猪,往往从多个猪场购进母猪,选购**时几乎不作严格的检疫,结果把多个猪场的猪病都带进自己的猪场,再加上抗猪病的免疫程序不完善,有的仅免疫猪瘟,有的只给猪免疫注射三联苗(猪瘟、猪肺炎、猪丹毒),这种免疫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猪传染病发生的实际情况和猪病发展的新动向。例如,在有的地区和猪场通过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猪细小**的感染率高达50-80%以上,有的猪群里的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阳性率也很高,其它若干**性传染病的情况也类似,这样,有的人就误认为“天下乌鸦一般黑”,国内、国外情况也差不多,随波逐流,听之传之,只要购进的母猪不死就算成功,殊不知祸要已被埋下,迟早会发生问题。据此,建议从国外或从外地购进**时慎重,要严格检疫,更不能从多个猪场购进**。通过检疫搞清楚**的情况,即使检出呈阳性反应的猪只也不怕,也可以制定出相应的根除计划,以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和蔓延。
2、制定正确、合理的免疫程序
依据各场的实际情况,要制定相应的免疫计划,不能千篇一律,用三联苗对公、母猪一年进行2次免疫。防止母猪繁殖障碍性疫病,用伪狂犬病**和细小****,对后备公、母猪于配种前30天免疫,头胎、2胎母猪于产后1周免疫,妊娠母猪于产前30天免疫。控制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可用猪萎鼻二联苗,孕猪产前30天免疫,*猪于1周龄和4周龄各免疫注射1次,公、母猪1年2次。防止猪瘟最好用猪瘟弱毒**,猪病三联苗不如单苗,因免疫期较短,*猪在3周龄和6周龄用猪瘟弱毒苗各免疫1次,母猪1年2次,母猪在妊娠期间不宜注射猪瘟**。4周龄仔猪注射链球菌**,5周龄注射副伤寒**,妊娠母猪于产前3周用黄白痢苗注射1次。总之,使用**要按**说明执行,不得随意改变剂量和使用方
3、创造安全、舒适的环境
在规模饲养条件下,兽医工作的重点是防病不是治病,要强调猪群的安全不是个体,所采取的一切措施要从群体出发,有益群体。如猪舍与猪舍之间空隙地的绿化,舍内的通风换气,冬季的保温、防湿,夏季的防暑,适宜的光照以及卫生消毒等都是为养猪创造良好的环境。但目前,由于环境控制不力,一些猪场和养殖户的养猪条件差,设施不完善,猪舍简陋,不规范,防疫卫生措施不到位或不健全等,造成一些疫病的持续存在,尤其是在高密度饲养情况下,存在着较多的应激因素,例如气候突变、高湿、酷暑、严寒、断水、断料、仔猪断奶、转群、换料、抓猪打针、投药、惊吓、沙尘、调换饲养人员等均可诱发“环境病”和其它多种疾病。因此,对猪群的健康状况要进行经常性的检查,通过良好的管理和满足全价、平衡的优质饲料,使猪具有很强的抗病力和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发挥出最大的生产潜力。通过环境和抗体水平的检测,也可了解环境卫生状况及免疫接种效果,从而为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和严格的防疫制度提供依据。据此,一定要创造安全、舒适的养猪环境,不断提高猪体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性能。
4、有针对性地进行药物预防
有的疫病尚没有**预防,特别是一些细菌性传染病,用药物预防有良好效果,但必须要针对性强,如许多猪场里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猪气喘病,针对此病可用抗生素防治,对妊娠母猪分娩前2周—3周到分娩后3周—4周内,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来预防;猪弓形体病用磺胺类药物有防治作用;猪痢疾用抗生素或在饲料内添加一定量的痢菌净,效果十分明显;尤其在仔猪阶段或环境条件多变时,采用金霉素、土霉素和白地霉素等防病的效果很不错,虽然用抗生素能防治一些细菌性传染病,但会产生耐药性的菌株,这对人们的健康是一个威胁,因此,切切不可乱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