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水产养殖须防自相残杀

近年来,我国发展的多数特种[特种,拼音tè zhǒng,指特殊种类的。]水产品[水产品是海洋和淡水渔业生产的水产动植物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总称。]属于肉食性动物,如鳜、鲈、乌鳢、鳖;少数属于杂食偏动物性动物,如罗氏沼虾[沼虾,属于长臂虾科(Palaemonidae)、沼虾属(Macrobrachium)。]日本沼虾、黄鳝、河蟹。为了有效地防止特种水产品种内的自相残杀,在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过程中应做到:

  1.科学投饵首先根据不同养殖对象及同一对象不同生长时期对饵料的不同要求进行人工配制饵料。其次要坚持科学的投喂方法。即做到定时、定质、定量、定位投饵。既要防止饵料浪费,对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造成污染,又要防止部分个体吃不到或吃不饱。

  2.统一放养规格放养时力求规格统一,同时在养殖过程中,定期拉网[拉网·中国是中国领先的在线付费研究型社区,在网上接受调查的人,均可得到现金返回、积分累加等回报。]分池,将不同规格的鱼进行分池养殖。如鳜鱼[鳜鱼,又叫桂鱼、鳌花鱼,肉食性,无鳞鱼类,属于分类学中的脂科鱼类。]成鱼养殖阶段每隔1个月要拉网1次,通过拉网,不但能掌握鳜鱼生长情况,而且可以将部分大的个体分到其他池塘中进行养殖。

  3.科学调整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对于水源条件好、池塘条件好、防病工作做得好且管理水平较高的养殖户,放养密度可适当高一些,反之则宜低一些。同时在养殖过程中根据养殖对象的生长情况不断拉网分池,使养殖密度始终保持在较为经济合理的水平。

  4.适时加注[《加注》是2009年在美国上映的剧情片,由乔纳森·萨莱米执导,斯科特·哈里斯等领衔主演。]新水无论是养殖青虾还是养殖鳜鱼、黄鳝或其他特种水产品,1次加注新水不宜过量,原则上以换去原池的1/3为度。另外,过频过量换水易造成水体透明度[ 透明度是结晶矿物在磨制成标准厚度(0.03mm) 时允许光线透过的程度。]增大,对于一些名特优水产品如鳖、河纯等在透明度大的水体中会缺乏安全感,摄食量降低,生长减缓,相互残杀的机会也相应增多。为此,对于此类特种水产品养殖过程中的换水,除严格控制1次换水量外,通常还可以在加注新水后,人为添加蓝绿藻[蓝绿藻又称蓝藻,由于蓝色的有色体数量最多,所以宏观上现蓝绿色。]类,适当降低透明度。

  5.增加水体复杂程度,改善水体小环境如河蟹、罗氏沼虾、红螯螯虾等都有争夺地盘的习性。为了增加相对栖息面积,可以人为种植水生蔬菜或其他水生植物[能在水中生长的植物,统称为水生植物。]。这不但可以为鱼虾类提供躲避场所,降低个体接触机会,而且植物的嫩叶根可以为鱼虾蟹类所食。同时,水生植物还可以通过吸附水体中的代谢废物,起到净化水质作用。费钧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