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鱼儿不吃料,**酸盐降不下来,方法用对了吗


前段时间遇到了好些客户**酸盐[**酸盐,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高,鱼不吃料的问题。这些客户中,绝大多数都是投料比较多,或是有外源性有机质[有机质泛指土壤中来源于生命的物质,包括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及其分泌物以及土体中植物残体和植物分泌物。]汇入,因为水体中有过多的悬浮物,影响了藻了的光合作用产氧,有机质在分解过程中要大量耗氧,当水体缺氧又导致氮素[氮素是蛋白质、遗传材料以及叶绿素和其它关键有机分子的基本组成元素, 所有生物体都需要氮来维持生活。]循环中大量生成**酸盐,如此往返形成恶性循环,是**酸盐难以降下来的根本原因,同时在降亚盐的过程中方法尤其重要,如果已经引发死鱼,不吃食严重,根据治病的原则,急则治其标,那可以用快速降亚盐的**克星和**速净,一天用一样,一袋用两亩,基本两天就降下来了。但这里有一点要说明的是,使用中务必提前增氧,可开启增氧机,效果最好采用颗粒的长效氧全塘撒,因为底部缺氧是分解产生**酸盐的根本所在。

水面油膜,有机质过多

那为什么**酸盐高,会影响鱼吃料呢。那是因为鱼机体内氧气[氧气,化学式O2,式量32.00,无色无味气体,氧元素最常见的单质形态。]的运输是靠血液内的亚铁血红蛋白[血红蛋白英文缩写为HGB或Hb。]载氧,**酸盐高时,会把亚铁血红蛋白**成高铁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不能运输氧气,在血液里失去载氧能力,让鱼出现机体缺氧。所以,这个时候鱼会呈现出吃食减少。

过高的**酸盐降低了氧的运输,鱼吃食不好

要从根本上去解决**酸盐,从源头去处理才是根本,在料台补充*酸菌[*酸菌指发酵糖类主要产物为*酸的一类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的总称。],提高鱼对饲料蛋白的消化吸收率,减少氮的排入。对于精养塘,鱼的残饵粪便已经超过了鱼塘自身的自净能力,那这个时候,就一定要人为的补充酵素[酵素(ferment nutrition)是指植物进行深层发酵,提取的一种含生物活性物质的低盐液体。]和芽孢杆菌。酵素可以在氧气不够的情况下进行发酵分解,尤其是池塘底部长期溶氧不足。而芽孢则可以有氧的情况下进行耗氧分解。有了菌种的补充,再配以补充足够的氧气,只有能够确保池塘的氮素循环能够快速高效的运转,才能达到从根本上解决**酸盐超标的问题。如果不从氮的循环,先是有机质的氨化变成氮氮,继而分解产生下一级产物,**酸盐,在氧充足的情况下进行硝化作用,产生硝酸盐,然后被植物吸收部份,同样要在氧充足的情况下,再进行氮的循环,产生下一能产物氮气排入空气中。在这个循环中,排泄物越多,那消耗的氧气也就越多,需要来分解这些菌种的数量也就越多,如果不能从这个角度来理解降**酸盐,而只是针对氮素循环的某一环节,那怎么可能降下来,降下来也管不久啊,因为鱼不断的在排泄粪便,不断的有有机质汇入水体。如果这个环节不打通,怎么可能实现高产。在生产中,我们有的客户,像遂宁的张总,他认为我们芽孢原粉、酵素、*酸菌、藻种真的好,那就少量多次,天天施,今年六月六号放的白鲢200斤,花鲢100斤,个体是一斤170-180尾,9月3号打鱼就已长至九两,而且今年水库还产了十多万斤花白鲢,注意哦,只有260亩的水库。对于他他说,是一次又一次的超出他的预期。第一次没估计到鱼已长至五六斤每尾,第二次估计打两三万斤,结果打了四五万斤,每三次同样不相信怎么这么短时间会长至九两,还叫我去帮他在百度上查。这哪需要查,我在自家塘里做试验就达到过这样的效果,还有花鲢月增重两斤,这个数据也是最开始在我家塘做试验时养出来的。张总说这个月的15日,要再打一次样,再来证实下这个数据的真实性,因为打鱼匠给他说的,还不足采信,再来搞一次总可信了吧。到时我把这些数据再分享给大家。

而对于已发生了**酸盐超标,要快速降下来,首先就是补充塘底足够的氧气,这是减少**酸盐生成,加速**盐转化的必要方法。对于通常情况下都是用**克星或是**速净,一天用一样,一袋用两亩,连用两天就可以把**酸盐降下来。其中**克星对于无鳞鱼要慎用。但是不等于降下来了,就以为万事大吉了,还一定要把鱼没有消化吸收的蛋白质,进行分解转化,可以利用的加以利用,促进虑食性鱼类的生长。根据我所查找了资料,饲料蛋白质鱼的消化吸收利用率不到百分之五十,所以如果是精养塘,按这个数据倒推,一亩按投一吨吃食性的颗粒饲料计,如果花白鲢不能亩产连600-800斤都达不到,那说明在氮素循环上还有问题,也就难怪**酸盐老是高了。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