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观症状
发病花鲈在水面下0.5~1米的深度处缓游,身体失去平衡,对外界**基本无反应。可以观察到体表体色比较正常,部分鱼腹部膨胀;头部、腹部部分区域体色发红;有轻微烂鳍现象;鳃丝充血,呈暗红色[医学上,红色有鲜红、淡红、暗红之分。],末端有明显的淤血[静脉性充血 (venous hyperemia)又称被动性充血(passive hyperemia),简称淤血(congestion)。]和溃疡。
2.解剖检验
部分鱼体腔内有腹水,肝脏部分变红并有淤血斑点,脾脏[脾脏是机体最大的免疫**,占全身淋巴组织总量的25%,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是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中心。]萎缩、呈黑红色、失去光泽[失去光泽的原因是未上底漆,或底漆及内层漆未干就直接上有光漆,结果有光漆被木料吸收而失去光泽。],肠道[肠道是人体重要的消化**,也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因此,肠道的状态决定了人的容颜和美丽。]外脂肪组织[脂肪组织是指由大量群集的脂肪细胞构成,**成团的脂肪细胞由薄层疏松结缔组织分隔成小叶。]有大量淤血红斑,个别胃内充满淡**液体。
3.水镜片检测[用指定的方法检验测试某种物体(气体、液体、固体)指定的技术性能指标。]
对鳃丝、脑、心脏、肝脏、肾脏、脾脏、肠道等组织进行了水镜片检测。在上述**未发现明显的原生动物[原生动物(protozoan)是一类缺少真正细胞壁,细胞通常无色,具有运动能力,并进行吞噬营养的单细胞真核生物。]和霉菌感染,但在鳃丝、肾脏、脾脏和肠道中发现大量球状和杆状细菌。
4.病理切片[取一定大小的病变组织,用病理组织学方法制成病理切片〔通常将病变组织包埋在石蜡块里,用切片机切成薄片,再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用显微镜进一步检查病变。]检测
对发病海域的水质,水温、盐度、溶解氧[溶解在水中的空气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水的温度都有密切关系。]、酸碱度[酸碱度描述的是水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用pH值来表示。]、无机氮5项指标进行检测,和GB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水质标准是国家、部门或地区规定的各种用水或排放水在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方面所应达到的要求。]》对照,如果水质属于二类(养殖水域)则花鲈一般属细菌感染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