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蟹苗前期成活率的关键点


蟹养殖过程中大多数[电视剧《丑女无敌》主题曲大多数演唱者:李欣汝作词:梁芒作曲:安巍、黄勃...]塘口很少看见死蟹,但最终的成活率[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却不高,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二壳之前的“偷死”是导致蟹塘成活率低的关键。二壳之前蟹苗[春季是养蟹的关键时期,蟹苗的选择和投放决定着年终养殖的产量和效益。]太小,温度偏低,大多数死蟹都沉在塘底,不易发现;二壳之后随着河蟹慢慢长大,温度也升高,此时的死蟹会浮出水面。如何保证河蟹养殖前期的成活率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定期解毒、降药残

很多蟹塘清塘时会选择毒性较大的菊酯类、有机磷类农药杀灭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里的野杂鱼、小龙虾[小龙虾(学名:Procambarus clarkii):也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等,这些农药残留时间长,特别是寒冷的冬天代谢很慢,对来年放苗有很大的影响,药残严重的池塘蟹苗上岸现象很明显(图1),导致成活率很低。建议尽量不要使用毒性大的农药清塘,如果已经使用,可定期5-7天使用一次“碧水安”、“底加氧”解毒,减少药残的影响。

图1蟹苗上岸后“撑爪”的中毒症状

二、挑选体质较好的蟹苗

蟹苗体质好,放苗后抗应激能力强,容易早摄食,能保证蟹苗前期正常生长。放苗时可以使用“LY-生命素+激活”泡苗,可进一步增强蟹苗体质,促进蟹苗早摄食。

三、加强放苗后的营养积累

河蟹越冬后,体质相对较差,又马上面临第一次蜕壳[蜕壳,读音为tuì ké,是汉语词语,解释为蜕皮、遗骸。],蜕壳时会消耗大量的营养,此时的营养积累至关重要,放苗后应及早投喂。前期适当投喂冰鲜鱼诱食驯化蟹苗摄食,喂料拌食“营养套餐”(“利多精+LY-生命素+营养快线”),可起到诱食、保肝、增强体质的作用。气温超过10℃就要天天投喂,投喂量为蟹苗体重的2%-3%,低于10℃可根据实际情况2-3天投喂一次。

四、保证深水位

河蟹前两次蜕壳恰逢春季,天气易变,早晚温差大,水质不稳定,适当加深沟中水位到80-100cm(图2),有利于[有利于是指对某人或某一事物有利处,能起到帮助与促进的作用。]保证底层水温稳定,水质变化小,减小蟹苗应激。

图2保证深水位放苗

五、适当肥水[肥水是汉语词汇,拼音féi shuǐ ,意思是水名。]

池塘合理肥水,透明度[ 透明度是结晶矿物在磨制成标准厚度(0.03mm) 时允许光线透过的程度。]控制在40-50cm为宜,适当肥水培养藻类降低透明度,能减少光照对河蟹的**,控制青苔的暴发,促进水草生长,保证充足的溶氧,有利于蟹苗吃料。但是肥水要根据池塘自身的情况,切不可盲目施肥,导致氨氮、**酸盐[**酸盐,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等指标过高(图3),最好选择全溶、低氮、高碳的有机肥。

图3用肥不当导致氨氮、**酸盐过高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