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甲鱼(AmydaSincnsis),是鳖的俗称,也叫团鱼、水鱼、是卵生两栖爬行动物,是龟鳖目鳖科软壳水生龟的统称。]溃烂[溃烂,指伤口或溃疡处因感染病菌而化脓。]病是一种溃疡病、皮肤溃烂病、腐皮病[腐皮病是由单泡杆菌感染引起的。]、烂爪病的现象,该病由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假单胞杆菌和无色杆菌(Achromdactersp.)等多种细菌所引起,究其原因大部分是因为甲鱼相互嘶咬或与地面摩擦受伤后细菌感染[《感染》 是一部由落合正幸执导的恐怖电影。]所致。
体表糜烂或溃烂是该病的主要特征,病灶部位在颈部[颈部(neck),也等同于颈,多节绦虫之头节中,具各种固着器(吸盘、吸叶等),固着在宿主的消化管壁上的部分,称为颈部。]、背壳、裙片、四肢以及尾部。常表现如下:颈部皮肤溃烂剥离,肌肉*露;背甲[ ...]粗糙或呈斑块状溃烂,皮层大片脱落;四肢、脚趾、尾部溃烂,脚爪脱落;腹部溃烂,裙边缺刻,有的形成结痂。该病病程较长,如不发生[发生最早出自汉 张衡《东京赋》:“既春游以发生,启诸蛰於潜户。]感染,多数病甲鱼可长期存活,少部分可自愈,但稚鳖、幼鳖颈部感染严重,活动微弱,不摄食,短期内则引起大批死亡
该病主要危害高密度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条件**重为0.2~1.0千克的甲鱼,尤其是0.45千克左右的甲鱼,该病发病率高,可达20%~30%,持续期长,常可引起甲鱼大量死亡,是危害甲鱼生长发育的重要病害。该病在甲鱼养殖各种模式条件下均会发生,发病季节[季节是每年循环出现的地理景观相差比较大的几个时间段。]多在4月~10月,流行季节是5月~9月,7月~8月是发病高峰季节;如果水温[“**水的温度”的一种简称。]高,生长季节延长,该病的流行季节也会延长。温室中全年均可发生,该病的发生与水温有较密切的关系,水温20℃以上即可流行,温度越高,该病发生率越高。
该病的防治方法:1、选择优良养殖品种并保持合理的养殖密度。甲鱼放养时,应选择板平而肥厚,背甲呈黄褐色、橄榄绿色或暗黑色,腹甲呈*白色或带浅红色,体健灵活,无机械损伤的甲鱼,并根据养殖池条件以及技术水平等确定合理的养殖密度。
2、平时每公斤饲料中添加甲鱼**、免疫王-2008各5~8克,增强体质;外用新威特0.5~1.0ppm全池泼洒。
3、该病发生后先采用金碘2ppm消毒和乐活-100调节水质,每公斤饲料内服红体康10克+强康生10克+爱福灭10克连用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