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鱼

[乌鱼,又名黑鱼、生鱼、鳢鱼、才鱼等,属鲈形目,鳢科。]

学名乌鳢,是一种凶猛的肉食性

[肉食性动物是指主要吃肉类的动物。]

名贵经济鱼类。它不仅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而且在**水质、水温及缺氧条件下具有较强的忍耐力。由于乌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丰富,且具有医药功效,在国内外市场上甚为畅销。现将乌鱼成鱼养殖技术简介如下:

乌鱼专养实用技术

  1.鱼池

[鱼池;顾名思义就是渔夫用来养鱼的一个池塘,渔夫会根据所饲养的鱼的品种选择相应的鱼池。]

选择鱼池要求通风向阳,水源充足,面积1亩~5亩,水深1米~1.5米,四周种植一些水浮莲

[水浮莲是一种产于原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属于雨久花科,是一种漂浮性水生植物...]

或水花生

[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又称空心莲子草、喜旱莲子草、**草。]

,并在较低的地方用网片围拦,这样既可防止乌鱼外逃,又可隐蔽、遮荫,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乌鱼的生长。

  2.清塘消毒鱼池选定后,先将池水排干,每667平方米

[平方米(㎡,英文:square meter),是面积的公制单位。]

用生石灰140公斤~150公斤化水,全池均匀泼洒,并用耙等工具翻动淤泥,充分消毒。乌鱼种

[鱼苗经过短时间的培养,体长达到3到13厘米之间的幼鱼称为鱼种,又分为小规格鱼种,中规格鱼种,大规格鱼种。]

放养

[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

前一周,将池水注至1米深,并施适当基肥培肥水质。

  3.鱼种放养鱼种来源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野生的,一种是人工繁育的。但不管哪一种来源的鱼种,下塘前均要进行筛选,将规格

[常指生产的成品或所使用的原材料等规定的质量标准,常用在制造学和物理学中。]

基本一致的鱼种用3%~5%的食盐水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NaCl),所以食盐水主要是由氯化钠溶液组成的。]

洗浴5分钟~10分钟,然后放入同一个鱼池。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

视水源、注排水条件、饵料

[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

鱼来源等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3厘米

[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

~5厘米长的鱼种,667平方米放养6000尾~10000尾;10厘米~15厘米长的鱼种,放养4000尾~6000尾;20厘米左右的鱼种,放养约2000尾。若水源、注排水条件好,饵料鱼来源充足,放养密度还可适当加大一点。

  4.饵料投喂人工精养乌鱼,主要以低值新鲜小鱼虾为主要饵料。因野生或一些人工繁育的鱼种是吃活饵的,所以鱼种下池后应先停喂一两天,然后每天上午沿池四周投喂适量的死饵进行驯化,以后逐步移到池塘一处投喂。鱼吃食死饵习惯后,每天上午9时和下午4时各投喂1次,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5%~10%,并根据天气、水温、生长、摄食等情况灵活掌握。

  5.日常管理乌鱼在天然水体中或稀养情况下是不易发病的,但在人工精养情况下,若防治不当,则会暴发鱼病,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从笔者几年的实践情况看,乌鱼常见病有水霉病、腐皮病、腹水病、烂鳃病等。若防治措施得当,鱼很少发病或不发病。因此,在乌鱼养殖过程中,应经常查看水质、鱼情、打捞残饵、防止外逃等,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

  6.捕大留小,适时上市因乌鱼是凶猛的肉食性鱼类,饵料不足时会自相残杀,所以,每隔1个月左右,就要捕大留小1次。若规格相差较大,且数量较多,可分养到其他同种规格的鱼池或网箱中。市价较好时,可将达到商品规格的成鱼上市销售。这样,既可卖得好价钱,又有利于小规格鱼的生长。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