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钴缺乏症是由于土壤和饲料中钴缺乏所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往往发生于某些海岸和湖岸地区一些砂壤土、生草灰化砂壤土以及泥炭沼泽土地,从而又称盐病、海岸病、湖泊病、丛林病、荒地病和沼地病。临床上以异食癖、贫血、进行性消瘦为特征。家畜中以放牧的羔羊对缺钴敏感,其次为成年绵羊和山羊[中国山羊饲养历史悠久,早在夏商时代就有养羊文字记载。]、犊牛、成年牛,而猪和马则少见。那么小编会给大家带来羊钴缺乏症怎么防治的知识,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羊钴缺乏症怎么防治

  病因

  主要是由于土壤和饲草料中钴含量少、当土壤含钴0。3%一20%毫克/千克的地区,放牧山羊,钴缺乏症的发病率[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就会很高。即使在处于临界缺钴地区,长期舍饲的山羊也可出现散发病例。通常牧草干物质中钴含量低于0。07ppm和0。04ppm时,就能引起山羊发病。

羊钴缺乏症怎么防治

  影响本病[古医书名,提出:“大经空虚,发为肌痹,传为脉痿。]发生的因素很多,春、夏季牧地钴量减少,本病出现较多;不同植物含钴量是有差异的,因而放牧在不同草地的山羊,其发病率也不相同。当日粮内钙、碘、铜缺乏时,也能诱发本病。

  发病机理

  钴在山羊营养代谢中有重要作用,它能激活磷酸酶、精氨酸酶和过**氢酶;能抑制细胞色素**酶和唬拍酸脱氢酶的活性。在钴的作用下,能改善基础代谢以及糖和氮的吸收。钴参与维生素[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A,B,C,D的合成,特别是瘤胃微生物[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需要利用钴来合成维生素B12,它在血液和骨髓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维生素B12的成分中含有4。5%的钴。当牧草缺钴时,瘤胃微生物合成维生素B12减少,同时也影响到这些瘤胃微生物的生长和增殖,对瘤胃的正常功能影响较大。反当动物对微生素B12的需要量比其他动物大得多,维生素B12缺乏也就是钴缺乏。钴缺乏的主要病理变化[病理变化是指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病原理和疾病过程中发生的细胞、组织和**的结构、功能和代谢方面的改变及其规律。]是不能使丙酸进行正常代谢,以致伴发食欲减弱,引起严重消瘦,终死亡。

  临床症状

  被粪尿污染的褥草和水,A食饲槽及圈棚,啃食泥土,间或有腹泻。可视粘膜苍白,被毛干燥、易脱落,后衰竭或继发其他疾病而死。多呈慢性经过,病程可达数月或1-2年。 山羊羔和幼龄山羊的表现比成年山羊严重,主要为精神萎顿,皮肤和可视粘膜苍白,被毛粗糙、易折断,食欲异常,严重消瘦,生长迟缓,抗病力降低,易继发消化**、胃肠 炎、支气管炎和肺炎而引起死亡。

  病理变化

  尸体消瘦,剖检无特征性变化,常表现脂肪组织和肌肉组织萎缩,肝脂肪变性,脾贫血,心肌纤维萎缩,‘肾小管上皮脱屑和脂肪变性。肝、脾、肾、肺等**内有明显的含铁血黄素沉着。

  诊断

  本病诊断主要根据病羊异食、贫血、消瘦,结合血液检查以及对土壤、饲料、畜体内钴含量测定和补钴后病情好转加以确诊。本病血液检查时,红细胞[红细胞也称红血球,在常规化验英文常缩写成RBC,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血细胞,同时也是脊椎动物体内通过血液运送氧气的最主要的媒介,同时还具有免疫功能。]减少,血红蛋白降低,严重时呈重型多染性巨红细胞贫血和出现异型红细胞。白细胞[白细胞(英文名:leukocyte,white blood cell,简称:WBC)是无色、球形、有核的血细胞。]正常,白细胞相呈嗜酸性细胞增多。血浆维生素B12水平下降。

  防制措施

  (1)为了预防钴缺乏,饲草宜选用含钴量较多的豆科干草或牧草。缺钴地区奶山羊每天钴的补给量为0。1ppm,可预防钴缺乏症。缺钴地区为了预防本病,可向土壤或草场内施用硫酸钴,每公顷施400一600克。

  (2)山羊患病后,每天口服钴盐添加剂(**钴、硫酸钴、硝酸钴),成年山羊服2。5毫克,连用1一1。5月;或肌肉注射维生素B12,100一300微克,每周1次。

由于该病是草料中钴缺乏造成的,所以日常喂养中一定要注意钴元素的补充那么羊钴缺乏症怎么防治就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帮助。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